第1章 金榜題名(1 / 3)

邁著沉重地腳步,陳於終於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小院。不管三七二十一,推開院門,急步走到了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就睡了起來。

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外麵的天已經有些黑了,伸了伸懶腰,突然覺得肚子有些餓,於是披上了身旁的披風,準備去廚房找些吃的。走出自己的小院,雖然已經是二月,但天氣還是有些冷。廚房不遠,沒有幾步就走到了,廚房有些熱氣,看來剛做完飯不久,灶裏的火還沒有完全熄滅,陳於到處看了看,決定自己動手煮些麵來吃,擼起袖子和麵,麵還沒和完,就聽見身後傳來一聲:“陳公子,快放下吧,讓我來。”

“哦,是鄭丫頭啊,好,你來吧,我剛想煮碗麵。”

“知道了,公子先回去休息,等會兒我給公子送過去。”

“好!”陳於一笑,轉身洗過手後,便走出了廚房。鄭丫頭雖小,廚藝卻不俗,這下又可以飽口福了。

鄭丫頭是這個院子主人鄭老伯的孫女,鄭老伯就在院子外麵的街邊擺茶攤賣茶為生,每到鄉試會試的時候,就把這個院子的其中兩個小院出租給來考試的舉人們暫住。這裏條件不錯,但因為位置有些偏,離貢院較遠所以遲遲沒有租出去。正好陳於來的晚了些,靠近貢院的客棧早就爆滿,沒辦法,隻能走到了這裏,租到了這個小院。

走到了自己小院的隔壁,決定去拜訪一下自己的鄰居,照顧自己多日,同是舉人的張英。敲了兩下門,就聽到了開門聲,出來的是張英的妻子,祝氏。

“是陳老弟啊,快進來吧,你大哥剛吃完飯,在屋裏坐著呢!”祝氏熱情地說。

“謝大嫂。”陳於跟著祝氏走進了堂屋,祝氏便說去沏茶走開了。

看著張英,臉上有些倦意,但還是站了起來,說道:“陳老弟來了,快坐吧!”

“謝大哥,大哥後天去看榜時,記得叫老弟一聲,咱們一起去。”

“好,”張英笑著說道,“老弟這次考得怎麼樣?今天考完後,覺得比前兩次都累,而且還不知道結果如何。”說完,張英便歎了一口氣。

“沒事的,大哥放寬心,聽說今年朝廷要增加些貢士,以大哥的文采,應該不會差的。”

“嗬嗬,但願如此吧!”二人又說了一陣子話,陳於便告辭了。半個月前,來參加會試的張英比自己來的還晚。張英比自己大四歲,和他的夫人都是極熱情的人,陳於去拜訪過以後,發現張英文采極佳,於是會試的前幾天,二人常常聚到一起討論可能出的會試題。

回到院子裏,剛好遇到來送飯的鄭丫頭。謝過鄭丫頭後,自己到了屋裏,就狼吞虎咽了起來,吃得肚裏熱熱的,馬上又有些發困,把碗送回了廚房,回來後便又倒頭睡了過去。

考完試的第二天,二月十七,陳於和張英一家相約來到張榜的地點。三人似乎來的有些晚,榜前已圍了不少人,陳於雖對自己有些把握,但還是不免有些緊張。從頭看到尾,終於在快到榜尾的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真是長鬆一口氣。相比一起來的張英,名字就比較靠前,夫妻二人也興奮得不得了。看來,以後二人要同朝為官了。

回到小院後,二人也沒有時間繼續興奮,馬上投入到了殿試的準備中,希望殿試可以名次靠前些,這樣當上翰林院庶吉士,職位雖小,卻是可以接近皇上的美差。匆忙準備了不到兩天,二月十九一大早,陳於就穿上了貢士的衣袍,和張英一起前往宮城參加殿試。

陳於是直隸人,鄉試的時候是來過南京的,但是卻沒有到宮城裏。因為馬上到來的殿試,陳於有幸看到了宏偉的大明宮城。雖說南京城已經建成多年,又經曆過前年的戰禍,卻還是保留著宏偉和嚴肅,看到宮門,頓時讓人心潮澎湃。

除了心潮澎湃,等待被領入皇宮內的四百多位貢士還多了絲緊張。緊張的情緒下,時間過的似乎特別慢,慢到眾人都快要沒有耐心的時候,宮門前終於出現了穿著官服的禮部官員。在一位領頭官員強調完眾多規矩後,四百多位貢士終於在幾位官員的帶領下進入了宮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