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尋夢歲月(三)(3 / 3)

下午的物理多少受到了上午數學的影響,不過現在我卻發現,居然對物理考試沒有什麼記憶了,挺奇怪的。隻記得考試的時候突然下大雨了,而從考場出來,已經雨過天晴,陽光普照了。在考場外麵等待的人群中,還增加了我爸爸,說是來給我送傘的,沒想到,我一出來,天空就放晴了。

對啊,雨過天晴了!我的感冒好像也突然好了。

也許是我已經開始放鬆了(事實證明不應該),最後一門英語感覺特別好,但卻沒什麼印象,隻知道鈴聲響起時,考生們都衝向門外,“解放了”的喊聲此起彼伏。

盡管我也因為考完了而高興,但是心裏卻始終有一絲不安。

不太圓滿的結局

原來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高考後的第二天,我們就要填誌願了。拿著考題的答案,心裏忐忑不安。對到數學答案的時候,選擇題就錯了兩個,嚇得我幾乎不敢去看後麵的大題,也許是在同學們的聲聲慘叫(好像他們也錯了很多)的“鼓勵”之下,才鼓起勇氣看大題答案,令我特別興奮的是軋鋼那道題目我居然做對了!我當時真想大叫:“Yeah!我做對了!”可惜,我還沒高興多久呢,就發現有幾道題跟答案很不一樣。這時候我的心倒還平靜了許多,雖說是意料之外,但想想就算是把軋鋼那道該錯沒錯的題目補回來了唄,也算不虧不賺。

實際上,那次高考我發揮得並不是十分的理想,在對完答案之後,我比較悲觀地估了一個650分報給學校,挺愧疚地對學生處主任說,恐怕這次我要考不上北大了。意外的是,她告訴我,估650分的人,學校一共也就3個,就是你們三個放棄保送的啊,沒事,今年的分數可能比去年的低,應該沒問題的。

拿到誌願表初稿的時候,我為難了,以650的分數,協和估計沒戲了,但一想到舍棄協和,填報別的專業,心裏又很不願意。這一年來,“協和”這兩個字一直激勵著我,讓我由始至終都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為了它,我還放棄了保送,而現在,我要放棄它嗎?想到這兒,心裏總覺得很不甘心。當時,我挺冷靜的,心裏清楚,除了協和,北大還有別的很多專業也很好,更何況進入北大本身,對於自己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很值得滿意的結果了。隻是想著要放棄協和,心裏一時很難接受。

要不要填協和?是搏還是不搏?我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著窗外,直到老師進來收初稿時,也未能決定。“唉,先按原來的設想填吧,反正最後真正填誌願的時候才算數。”這樣想著,填了最初的那份誌願表。

回家以後,我告訴爸爸媽媽,我這次估計考不上協和了,對不起他們。哪知道爸爸媽媽反而笑著說,沒關係,怎麼說對不起呢?你自己努力了,拚搏過了就夠了。北大還有很多好專業啊,既然現在你覺得考協和不太現實,換一個也可以啊!當然,如果你很執著地要報協和,爸爸媽媽也會支持你的。聽到爸爸媽媽這樣說,反倒讓我冷靜下來,明明這次考後填誌願就是為了將“意外死亡率”降低到最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如果還“不幸身亡”豈不是太劃不來了?豈不是很對不起爸爸媽媽嗎?

又想起一年前,當我拿起那張報紙,當我下決心為協和而奮鬥的時候,我還隻是年級第30名,那時連考入北大還隻是一個夢,而且很遙遠。想起自己在勾畫複習計劃時所寫下的一個個目標,如今都已是可以企及的事實,想起自己一年來每日不懈的努力,自己都感到了幾分不可思議,幾分感動。

這一切是多麼值得珍惜啊!

幾番思量,我終於下定了決心,在填報誌願的時候,把第一誌願改成了金融學。

接下來的日子就隻剩下等待了,高考成績跟我估計的差不多,但是數學比我預想的高很多。而英語卻比我預料的低不少,不過兩相抵消,651分。那年北大的調檔線是647分,我如願地接到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係的錄取通知書。

也許這是並不美滿的結局,並不是一個夢想成真的“大團圓”故事。但我並不後悔,因為我明白,這是一個對於我來說最好的結局,因為實際上以我的分數,即使填協和也進不了,反而有連北大也考不上的危險。夢想能不能成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為之全力奮鬥了。也許,現實和夢想是不一樣的,但並不意味著現實不是美好的。

時至今日,我認為更重要的在於,我第一次真正做出了對自己十分重要的選擇,開始真真正正地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高二時,有師姐對我們說過,經過高三一年磨練之後,人會成熟很多。我想,也許這也是其中一個方麵吧。

在北大的校園裏,和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一起學習,固然是苦一些,累一些,但比起感受到點點滴滴的進步時的喜悅,苦和累又算得了什麼呢?我目前又正在為新的目標而奮鬥,高考、協和這些已經屬於過去了,已經存在於我的記憶之中了,已經變成了一個故事。

在北大的這兩三年,一直忙於學業。這次借考完托福之後的空閑時間,回憶當年的些許小事,但願能讓弟妹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如果弟妹們能夠從我的故事中依稀找到自己的影子,則是我莫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