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借錢(1 / 2)

山村小學裏。

巧萍站在講台上開始上課,她講的第一節課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呂 校長和張一博坐在學生的後麵聽她講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課,大家先跟著我把課 文朗讀一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 一人……”巧萍的嗓音洪亮且抑揚頓挫,學生們在認真地跟著她讀著課文……

接著,巧萍開始在黑板上板書:

一、作者簡介:她介紹了作者王維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和王維的一些 著名的詩作。

二 、教學重點:她在闡述詩中流露出的深厚的思鄉思親之情,且一 句比一句具體,深刻……

三、解讀詩義:

巧萍緩緩地向學生講到:我獨自住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每到重陽佳節更加思 念自己的親人,遠遠地想到故鄉的兄弟們身配茱萸登上高處,卻在為少了我一個 而感到惆悵……

講到這裏巧萍不知為什麼突然想起了家鄉,想起了母親,姐姐, 念吳,她的眼睛潮濕了……

課後,張一博老師和呂校長在為巧萍評課。

“我覺得馮老師這一節課上得還是比較成功的,整節課節奏比較緊,且環環 相扣,知識點,重點都把握地很到位。且思想集中,帶著豐富的感情……不足之 處是讓學生參與太少!這些古代名詩名句,關鍵是讓學生背會,寫會,記在心中……”張一博老師先做總結。

巧萍認真地在筆記本上記著。

“張老師說的很對!總的來說,馮老師第一節課就上的這麼成功也是難能可 貴的,希望馮老師以後要多跟張老師學學,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好了!馮老 師,你的考試就算通過了,祝賀你!希望你以後再接再厲,教好學生,期末考試 考出好成績!”呂校長站起來向巧萍祝賀!

巧萍也激動地站了起來:“請校長放心!我一定彌補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

中午去學生家吃飯的路上,巧萍看張老師腋下夾著一本厚厚的書,就好奇地 問道:“你看的什麼小說?連吃飯都帶著?”

“不是小說,是《古代漢語》。”張老師把書舉起來,讓巧萍看個清楚。

“《古代漢語》?”巧萍接過來翻了幾頁:“這麼枯燥的書你也能讀進去?”

“讀進去讀不進去都得讀,過些日子你就知道了,教學時間越長你越感到自 己的知識不夠用。特別是我們這些師範畢業生——你們一高的畢業生比我們學的知識還多,我們這些師範生都知道一出來就當老師,所以,一旦考上都不重視學習了,結果越教學知識越貧乏!我是去年在報紙上看到北京有個‘人文函授大學’在全國各地招收函授生,就是學校寄教材,你自己學習,有不會不懂的地方人家教師會定期來給你做指導。然後一學期一考試,考試都過關了,人家就給你發大專文憑,國家還承認學曆呢!”

“還有這等學校?”巧萍很驚奇,她忽然想起來前年吳剛回來探親時也對她 說過,說他的許多戰友就是通過自考自學成才的!對呀,窩在這深山後背,課餘 時間又沒事可幹,上函授大學不正是提高自己知識的一條捷徑嗎?想到這裏,巧 萍就問張老師:“現在還能報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