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飯啦”。妹妹喊了一聲。爺爺爸爸已經坐在餐桌前。媽媽端了一個魚放在最中間。
“幹杯,新年快樂!”全家人開心的吃著、聊著。
吃完飯,我跟我媽說了一起進了廚房,幫她收拾碗筷。我媽問“跟付銘挺好的?”“好著呢,他讓我過了年去他家。”“你爸說太遠了,這結了婚就回不來了……”“也就三四個小時的路程,一點不遠”我爭辯。“自己想好了”我媽沒再說什麼。
下午四點,叔叔伯伯都來家裏,我們這的風俗是三十下午天黑前要去上墳,按規定女孩是不能去的,但是每年我都跟著去。我爸已經收拾好香紙鞭炮,“爸,等等我”。“去吧,去不了幾年了”我媽說。我朝我媽做個鬼臉。一路上,碰見很多過年才會回老家的熟人,大家全都著新衣,喜氣洋洋熱情地打著招呼。回到家,我媽正在炒菜,水餃已經煮好,爺爺跟爸爸莊重的點好香爐裏的香,向著家譜的方向澆點酒,我媽擺上三個小碗,三雙筷子,裏麵裝三隻水餃,然後燒紙磕頭,一套流程下來,外麵開始響起劈裏啪啦的鞭炮聲。
外麵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一直響不停,天漸漸黑下來,又開始夾雜著煙花的聲音,我爸帶著妹妹也出去放煙花。一樹彩色的煙花飛上天空,像老式爆米花一樣,嘭得一聲炸開,炸出來漫天的彩色流星,美極了!我發條信息給付銘“過年好”,他也回“過年好,代問你爸媽好。”
“吃餃子啦”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飯桌,桌上的菜瞬間失寵,大家都抓緊往嘴裏填餃子,因為裏麵包著硬幣、糖、栗子、大棗。而且都有各自的寓意。“我吃到糖的啦”妹妹首先吆喝一聲,“好好好,新的一年日子比蜜甜”,我吃了兩個硬幣,一個大棗,兩個栗子。“新的一年,會越來越好吧”我在心裏默念著。熱熱鬧鬧的全家聚餐,電視裏雖然有春節晚會的聲響,其實全然沒聽見演的是什麼。
“過年好,爺爺”
“過年好”“過年好”飯還沒吃完,鄰居、親戚就陸陸續續來我家拜年,桌上擺著瓜子、花生、糖果,來的人象征性抓一把,吃著,大家都熱情地寒暄著。聊聊一年來的變化。然後我爸隨來拜年的叔叔伯伯們去下一家拜年了。
“磕頭發壓歲錢啦”妹妹提醒我。“爺爺奶奶,過年好,給你們磕頭啦”爺爺奶奶笑嗬嗬的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紅包,一人一個。我媽也塞給我倆一人一個。
“白玉”外麵有人喊我,是我的一群發小,“去哪玩?”“去我家打麻將吧,我爸媽都有地方打了,一時半會不能回家”於是一群人說說笑笑去萬斌家走去。
一直到快十二點,外麵的動靜才漸漸停下來。這個年過得真是歡喜、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