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能的法偈,可以說是禪宗曆史上第一名偈。不可否認的是,此偈卻是仿照了神秀和尚的大作,再加上慧能舂了八個月米的心得體會……
這下該神秀坐不住了,此偈的意境已達到禪宗第三重境界“朝徹”。王遠知尋來大筆,把慧能的偈語畫到神秀的旁邊。雖然字體比不上神秀的工整,不過很是解氣,這老小子三天兩頭派和尚們找紫陽真人麻煩,最後不得已當了回絲綢販子,還賠了二十多兩銀子.
慧能的偈語這麼一亮,滿寺和尚議論紛紛,連神秀都來觀看。正熱鬧時,弘忍慢步過來,看了這兩首偈語。良久之後,對著神秀的偈語,緩緩吟道:好雖好,了卻未了。
然後慢慢除下鞋子,抹去了慧能的偈語,口中念道:未必佳,未必佳!
待和尚們散去,王遠知一人被請到方丈室。這方丈室,不大不小,一丈長一丈寬一丈高。四四方方,故名方丈。此處為弘忍大師靜修之所,不聽吩咐,任何人都不得入內。
弘忍微微有些失望:王真人啊,終究還是作了一偈,真不愧是當今道宗。境界比那神秀足足高出兩重。真是夏蟲不可語冰.可笑啊神秀,可笑啊。
王遠知肅然答道:大師誤會,此偈乃貴寺沙彌慧能所作,因其不識字,故由貧道代書。中間並無一字功勞。
弘忍混沌的雙眼頓時閃出jīng光來:慧能?舂米的慧能嗎?
王遠知欠身行禮道:正是,此偈已得禪宗本旨,貧道初聞驚落雙箸。
弘忍不再說話,入定一般,王遠知辭而退。
紫衣早等不急了,拉著王遠知一起去收茶葉。
王遠知走後,弘忍過了兩盞茶工夫這才睜開眼,吩咐全寺僧人到正殿前除草。這正殿千人踩萬人踏,哪來的草。可是師父有令和尚們不敢不從。於是有的持鍬有的持鐮,有的準備空手去拔。隻有慧能端了一大盆水。到了殿前,跪在地上,獨自洗頭。別人還在悶怪,隻見弘忍大師手持剃刀,微笑著把小慧能頭上的草除了個一幹二淨。其它未剃度的沙彌行者,明白過來,也端來水盆。弘忍興致頗高,一口氣剃了十幾個光頭這才作罷。
等到了晚上,慧能依舊舂米。弘忍慢慢踱過來問:米舂白了嗎?
慧能答道:還沒有。
弘忍大師用拐杖在柱子上敲擊三下,然後背身而去。
慧能一時驚喜得連米都不會舂了。好容易到了三更天,慧能悄悄進了方丈室。跪在弘忍麵前。
弘忍點頭道:諸佛出世,鬼神驚懼。若無有機緣福分。哪得相傳?雖有十地,三乘萬千法門。釋加牟尼佛祖終於把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尊者。展轉二十八世,至達摩老祖東來,為東土第一代。後傳於慧可大師,慧可傳於僧璨,僧璨傳於道信,以至於今。東土第五代傳人弘忍,把衣缽袈裟交給你。切記,善自保護,勿令斷絕。正是: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xìng亦無生
慧能跪受法衣,伏地稟告:師父,法即受,衣傳何人?
弘忍答道:昔老祖初來,信徒不廣。所以才傳衣明法,現今佛門廣大,不必再傳。你今夜去尋王遠知王真人,他定能護你脫險。你且當遠隱,依時行化。所謂受衣之人,命若懸絲。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