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華軍在北越駭人聽聞的屠殺在對南越的改造上非常成功,華軍在南越進行土地改革,將土地通過贖買的方式集中到國家手中,然後將土地紛紛的轉到華人手中,同時開辦一些初級的資源加工企業。畢竟現在的華國仍然是比較窮困的,哪裏能像美國那樣撒錢?
到了1969年6月,華軍應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的邀請第27軍第80師進入柬埔寨,華軍開始控製柬埔寨,鎮壓紅色高棉。
27軍79師與81師則進入菲律賓替代美國的戰領,並且取得了新加坡的美軍樟宜基地。
華軍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擴張帶來了兵力緊張,1969年7月開始,成都軍區所屬50軍進入雲南,武漢軍區的15軍和54軍進駐兩廣,原廣州軍區55軍則進駐菲律賓,福州軍區31軍進駐琉球,27軍作為海軍陸戰隊則駐守琉球,北越,南越和柬埔寨的海軍基地。13軍駐守老撾與北越,14軍則進入華國、老撾與緬甸邊境支援GP殘軍對緬甸軍政府的戰爭。
以上各軍以及西南地區的第11軍開始進行整編,主要是整編為摩托化步兵,也就是汽車運輸的輕步兵。為了加強各軍的裝甲突擊能力,1969年初,在原來各軍所屬坦克團的基礎上,組建狼騎兵旅(編製與美軍裝甲騎兵團一樣),作為各軍的主要突擊力量。
整合美軍所遺留的裝備,組建一個戰略轟炸機司令部,下屬B52遠程戰略轟炸機20個遠程轟炸機團,每團14架B52轟炸機,另有一架備用,共計300架。一個戰略運輸司令部。下屬C130運輸機10個運輸團,每團14架C130,共計140架。
以及孔茨級驅逐艦6艘,排水量達到5800噸,該級艦上加裝區域防空導彈係統,使之成為美國海軍第一代大型導彈驅逐艦(DLG),以強化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護衛實力。更好的巡洋艦美國現在是不願意提供的,林楊也覺得現在華軍的海軍已經足夠了,再說都是買的二手的,等以後有更好的時候在說吧。何況華國的造船廠現在已經恢複了生產,還的給他們一點肉吃的,靠買是買不來現代化的。
查丹科之前的算盤算是打對了,因為華軍大規模的采用蘇聯的裝備,並且已經建成生產線了,林楊也不可能不用吧?所以很多裝備還是蘇聯的,而海軍裝備的美國化已經成了定局,林楊現在需要的是國內工廠的消化,而不是撐死了。
但是林楊也不是沒辦法,通過引進歐美國家的先進發動機、火炮技術、火控計算機等等來改進現有的裝備,比如說給BMP1換上30mm機關炮,取代原有的75mm低膛壓炮,換上西德的大功率發動機,安裝反坦克導彈和自動榴彈發射器;換掉T64A坑爹的兩衝程柴油發動機,換上西德的柴油機。
而林楊在琉球省的改革已經為琉球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華國提前十年進行改革,而歐美國家也提前十年獲得一個巨大的市場和加速產業空心化,不知道是好還是壞。未來的局勢如同彌漫在戰爭迷霧中,無法看清。
`11`
(四庫書www.sik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