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式指揮法”是十九世紀德國統帥老毛奇最早提出並施行,但是把它正式列入軍事文件還是1977年才編入聯邦德國《軍語集》。委托式指揮法的現代含義是:上級向下級下達命令時,隻委托任務,說明當時的情況,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兵力兵器,而不規定完成任務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由受領任務者獨立自主地去完成恩物。這種指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能夠使各級指揮員充分揮自己的主動性、靈活性、創造性和聰明才幹。適應現代戰爭對各級指揮員提出的要求。
????在越南叢林裏更是如此,由於茫茫叢林和山嶽的遮蔽,敵人往往近在眼前才現,這種突然的遭遇戰就非常考驗指揮官的臨機處置能力,能靈活的與敵人交戰,並且起迂回穿插的行動,將敵人徹底殲滅。而這都需要指揮官能快速的臨機處置各種情況,而不是事事請示,事事聽從上級安排,那麼這樣的指揮官就會貽誤戰機甚至斷送所有人的性命。
????想到此林楊才現如果進入叢林還是需要有個向導,不然對抗的兩隻分隊都在叢林裏迷路了那才叫好笑。隨著戰鬥的繼續,林楊的連隊也需要當地人情報以及他們的各種支持,連個語言都是障礙,還如何在越南活的如魚得水?
????想到就去做,林楊離開軍營步入當地人領導的辦公室,其實上次林楊將繳獲的大量M16和衝鋒槍交給了當地民兵,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南越統治下的VC民兵,武器裝備極差,很多都是二戰時期或者越法戰爭時期的古董了,他們更多的時候是不得不使用竹簽之類的陷阱來對付美軍和南越軍,所以他們對林楊是很感激的,這個人情不讓還難道還等它爛掉?林楊說明了來意,想讓黎青帶著9個人加入林楊的隊伍作為向導,結果很順利,不過林楊也付出了不少手雷作為回禮,同時這十個人的武器裝備都得林楊他們負責。
????將他們編入每三人編入步兵排,在需要的時候下放到步兵班,這樣就能保證步兵班的翻譯與向導需求。
????等到林楊在會議上宣布將帶領全連進入叢林就行對抗練習後,各排都表現的很積極,對於這種輕飄飄的訓練,很多班排長早有意見,當然,在士兵眼中那些人就是群變態,什麼時候都想著法整他們,要像電影《董存瑞》裏麵,對於去當敢死隊炸碉堡都高興的痛哭流涕,要不是幹完一票升官財大大的有,要麼就是一幫神經病,對於送死這麼熱衷,對於這種違背人性的東西,不是變態中更變態就是在變態中自殺,林楊還沒瘋到真的相信這幫人的話,誰不是撿領導愛聽的說?那肯定腦子有包。
????林楊說讓每個士兵包括班長排長在每天的結束後都必須寫下總結一天的得失,至少有一大半的人臉上浮現鬱悶之色,但很快就在一片同意之聲中掩蓋過去。
????“所有人我都會看,如果誰找人代筆讓別人替他寫,那麼我會讓他明白什麼叫鍋兒是鐵鑄的。”林楊在會前留下這句話。
????華國人有句話說的好,什麼都是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