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軍最小戰鬥分隊是班,這實際上非常浪費人力資源,尤其是在執行Samp;D(Searchamp;Destroy搜索與摧毀)作戰任務的時候,效率很低,所以林楊從一開始就打算參照美軍在後世的做法一個班分成兩組,分別由正副班長帶隊,這樣任何一個小組就具備相當強的打擊能力,而不會擔心短時間內被人伏擊而全軍覆沒,這也分擔了班長的指揮壓力,在傳統的中**隊裏,班長對全班所有事都要管,作戰時也是衝鋒第一人,而副班長呢,有句老話”班副班副,擦窗抹鋪“。
而根據現代管理學來說,一個人的精力管理7個人就是極限,所以,副班長分出去一個組後班長的指揮壓力立馬減小,從各組的武器來說,擁有40火的副班組很明顯就成了衝鋒的主力,而班長組則負責支援。這樣班長更加專注與指揮,能夠及時有效的對前一組就行支援或者是配合對敵進行穿插包圍。
首先是組的排列,就兩種:楔形,正副班長在前,後麵以榴彈手,機槍手,機槍手後麵就是機槍副手,榴彈手後麵是狙擊手或者反坦克手以及反坦克副手,也可以說三角形;縱隊,正副班長在前,後麵依次是榴彈手,狙擊手或者反坦克手以及反坦克副手,機槍手和機槍副手。間距10米在較為複雜的地形上為5米。
班的隊形:楔形,副班長組楔形在前,班長組楔形在後;橫隊,兩組楔形並列,但機槍手保持在外側;縱隊,兩組縱隊並列。
會上林楊將自己的隊形以及變換隊形在黑板上畫圖解釋,並且做了一些簡單的手勢命令,而後就是全連幹部班長的討論,這樣也有利於他們對於戰術的深刻領悟。
林楊道:“其實這些隊形的變換或者如何在實際戰場上的應用這都是要根據戰場實際情況來靈活應用的。”
許齊林道:“話是這麼說,但是我們的通訊能力還是差了點,雖然這次我們繳獲了不少美軍的通訊器材,但是要好好使用卻沒有那麼多人才。”
林楊點頭,確實如此,美軍或者說後世軍隊建設的方向就是信息化數字化,能夠在通訊能力上超越對方本身就是將自身各戰鬥單位之間更加密切配合形成戰鬥力的倍增器。“那我們現在就要對士兵進行相關的培訓,我相信大家還是很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技術的。”林楊道,“大家都是老兵了,你們將來會有人成為排長,連長,甚至營長團長的,應該思考下,雖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呢,人都是往高處走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你們都要思考下剛剛的問題,我是領導應該如何做。我這裏不是封官許願,我隻是告訴你們,當你能夠站在排長或者是連長,抑或是其他領導崗位上想一想,思路就會更開闊,更能讓你們成長,同時也更能理解上級意圖,從而更好的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