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穿越蘇聯(2 / 2)

當然壞的方麵來說,蘇聯長期霸占著旅順未歸還,最近幾年還不停的向華國提出更深層次的戰略同盟,開放領空開放領海以及港口,組建聯合艦隊以及長波電台。俗話說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再說了華國並沒用前世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朝鮮戰爭中打出國威,更沒有原子彈震懾全球,完全沒有那個自信能抗衡蘇聯,所以麵對蘇聯無理要求也疲於應付。

日本呢這個國家自然也沒有在兩個超級炸彈麵前如彗星般的隕落,而是在1945年初蘇聯悍然出兵東北後,皇室內部的南北兩院政變火拚,芳郎成為最後的贏家,成為新一代的天皇,而這時還在東南亞叢林跟日軍拚命的美國人現強大的蘇聯如果再吞並日本,那麼美國就隻能跟蘇聯平分太平洋了,最終與日本達成有條件的投降,最後還簽訂了《日美安保條約》。日本領土幾乎又回到了明治時代初年,但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不但不在日本駐軍,還一味的加強日本軍力,在美國歐洲的盟友都難以享受到日本的待遇,甚而有人說日本是美國第51個州,日本迅速從廢墟中重建。

日本當然不願意一輩子做美國人的看門狗,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重新奪取世界霸權,這次越南戰爭就是芳郎這些日本野心家的試練之地,他們是美國之外最大的海外軍團,超過10萬人在越戰作戰,並且每隔半年就輪換一半的人,這樣高強度的戰爭,鍛煉了大批的日本軍人。

美國和西歐還是組建了北約,而蘇聯也組建了華約,兩方都在摩拳擦掌,而西歐麵對蘇聯強大的裝甲洪流,一方麵加強戰備,另一方麵也不得不接受蘇聯一次次的訛詐,蘇聯沒雖然有加入關貿總協定(就是WTO的前身),但卻和美國一樣享受著西歐的最惠國待遇,全世界蘇聯的商品和美國商品一樣。對此美國很是不爽,但沒辦法在西歐找事,就隻有找遠東的事。本身麵對咄咄逼人的蘇聯集團,而整個遠東就隻剩下日本和南越這些邊緣小地方了,如果再失去,那麼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將是巨大的破壞。所以,真的很難說,美國不會走上全麵戰爭,直接入侵北約,那麼前世那個美軍泥潭的越戰可能就是北約的墳墓了。

與曆史相差最小的其實還真是美國,畢竟離查丹科庫佐夫那兩個搗蛋鬼遠一點,這個時候的美國正是經曆了麥卡錫主義後的民主與種族運動高漲時候,而經濟上麵對蘇聯日本等新興經濟體的衝擊更大,經濟停滯,更是加重了人們對現有製度的不滿。

有人曾總結,一旦經濟危機到來總是要有長戰爭去化解,不但將產能過剩的工業品消耗在戰爭中,也將民眾的視線轉移到了國外,或許這真的會是一場難以想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