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楊手中的這把m14狙擊鏡確實非常好,是劉玻爾德10x42mm固定倍率瞄準鏡,帶圓形密位點的蝕刻玻璃分劃板。像m14用有點浪費的感覺,畢竟作為戰術分隊的精確射手,打擊距離往往都是300米到600米之間,其實打500米就已經非常勉強了。再遠基本上就得需要m24雷明頓700那樣的手動步槍才行了。
????說道狙擊步槍,口徑越大彈頭存能越大,那麼侵徹力以及穩定度就很高,對於遠距離的目標,就會少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風,溫度,濕度等等。所以,有人評價華軍在後來中了5。8毫米小口徑的迷毒並不是沒有道理,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根本不可能執行600米以上狙擊任務,當然實際上的訓練都很少有400米的,而僅僅隻是作為戰術分隊的精確射手用步槍,專門開一種狙擊步槍未免太浪費了。
????當然,口徑太大後坐力也會增大,MOA也不會好,所以,狙擊不光光是一種槍,而是一整套的戰術以及相應的裝備,對於800米以下的狙擊任務,7。62毫米狙擊步槍就完全可以勝任。而在這方麵華軍哪怕在21世紀貌似都懵懵懂懂的。
????不說槍,僅僅是看看狙擊用的瞄準鏡就非常清楚。華軍在後來的79式、85式、88式狙擊步槍上沿用了蘇聯SVD的瞄準鏡(79式、85式就是SVD的國產化)的複雜的測距。這是因為兩國的狙擊手或者是精確射手往往單兵作戰,或者編在作戰分隊內,是單人編組。狙擊手必須獨立完成測距測風向等等工作,這對狙擊任務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而且,瞄準鏡的觀察範圍很窄,其實也就將狙擊手的戰場控製與偵察的能力削弱了。
????而美軍則不同,他們是雙人編組的狙擊戰術,一人做觀察手,一人做狙擊手,因為望遠鏡是不能長期觀察的,一般來說8倍的望遠鏡不能使用超過30分鍾,不然會產生頭暈惡心等不適,所以,觀察手和狙擊手是相互的,而不是一定的。所以,美軍的瞄準鏡很多並不帶測距能力,或者測距很簡單,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十字準星就是代表。而德國的標杆式測距方式是歐洲最流行的瞄準鏡,它的測距方式很適合單人精確射手,在遠距離雙人編組上也很合適,從這點來說狙擊戰術歐洲還有所超越美軍,狙擊戰術本身就是源自歐洲的。
????林楊這個時候背著美軍的三口袋戰術背包,裏麵放著美軍c型口糧的牛肉罐頭,身上交叉掛著m60彈鏈,子彈跟m14通用的,還交叉斜跨著兩根備用彈匣帶,兩把m9刺刀以及56式衝鋒槍,也就是AK47,54式也帶著,還帶著1隻m1911手槍,通信員的56式半自動步槍也帶著。部隊的槍可不敢丟,那可是槍在人在,槍亡人亡,這個時代,槍可比人命值錢。
????看著基地帳篷裏那麼多物資,林楊很鬱悶,到底是炸還是等以後來取?這個時代的美軍有直升機,機動能力非常強。留著估計還等不到自己來取呢,如果炸了,估計很快美軍的報複就到了。
????炸,還是不炸。這真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