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正是因為這高尚的動機,鍥清沒有打擾他。尤其對於他這樣熟讀《禮記》、《周禮》等書籍的人來說,一老一子,這個“孝”字,是十分尊崇的,而且,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是人人都應具有的品質。
良久,餘巔終於扯到整體上來了:“明天,我滿十五歲,在我們這兒,十五歲得進行成年加冠禮,要不你過來看看吧,後天早晨,再啟程。”
“當然。”
“好了,你應該知道我是個守衛的吧,現在時候不早了,我要遲到了,我先走一步!”
“再見。”
“再見。”但是鍥清卻沒有注意到,臨走前,餘巔一閃即過的陰笑。
“吱嘎。”門輕輕地關上了,鍥清則靜坐在鍛造室中,雖然很熱,但無大礙。不多時,門又被打開了,來著自然是餘老。
“小友,你和我家顛兒相處得怎樣?”老人笑眯眯地將臉湊過來,看著這個臉,鍥清隻想扇他幾巴掌,不過,出於禮貌,他還是忍住了。這家夥為老不尊!鍥清按捺住衝動,對他翻了幾個白眼,給出一個中肯的答案:“還行吧。”
“那好,小友,我有一件事想找你商量商量,說起來還有點怪難為情的。”
“。。。。。。”鍥清心道,你已經沒臉皮了,還難為情個頭!不過吐槽歸吐槽,口頭上還是要給予人家尊重的,他繼續道“說吧,樂意效勞。”
“那個。。。。。。我那曾孫明天是他的成年禮,想必他也跟你說了吧,但是他的字,我還沒想好,不知小友有什麼好的主意啊?”
“。。。。。。”鍥清基本無語了,哪有曾孫的字叫外人取的?這個老人真是個奇葩!不過他口頭上已經答應人家了,他還是得回應幾句。他腦子靈光一閃,想到了《道德經》中的“常有,欲以觀其徼”,便應用了其中的“徼”字,“徼”為邊界之意,便編一個字,加上個表示沒有的“無”字,就成了“無徼”。
“希望他能夠突破他的極限吧,達到無邊無際的地步就叫‘無徼’好了。”
“‘無徼’,‘無徼’。”老者喃喃念道,“沒有邊界,不錯,好字,明天就用他了。”
“謝謝小友了。”老者大笑,但這笑容怎麼看都有些陰森森的“小友,明天成人禮要記得帶上兵器哦!”
“為什麼?”
老人笑而不語。過了良久,老人繼而問道:“小友你會下圍棋嗎?”
“略通一二。”
“我多年沒下圍棋了,手都癢了,來陪我下一盤!”
“我想還是不用了。”鍥清還想著桃源村的美景呢。
“別推辭來推辭去了,好景色你以後有的是時間去看,先陪老夫下一盤再說。”老人看出了鍥清的心思。
“可是。。。。。。”
“可是什麼!”老人拉著鍥清的胳膊,把他拖走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