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這樣做也是為百姓們做考慮,宛城以北屬於非戰區了,這些地方的田地不會受到破壞,可前線五縣就不一樣了,雖然曆史走向最近幾年荊州不會有戰事,可這種事情誰說得準?也許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讓荊州開始有戰事了呢?
到時候地處前線的田地必然遭到破壞,如果這些地是百姓的,那他們怎麼能承受如此損失?可這些土地如今是曹昂的,有南陽商隊兜底,就算損失了這些田地,曹昂也承擔的起。
獲取大量土地後,曹昂又麵臨新的問題,地多人少,對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賈詡出了個點子。
他讓曹昂派人前往周邊州郡散布消息,把宛城百姓的現狀還有宛城的各種政策進行宣傳,並且還聲稱每個來宛城的百姓,官府會分給其三畝土地,還會租借給百姓種子、糧食和耕牛,讓百姓可以度過第一個年頭,來年再還就行。
消息傳到周邊州郡後,外地的百姓們沸騰了,去宛城不但分地還給糧食,官府更是為了保證百姓們來年的收成,還借給百姓種子和耕牛,這種好事去哪裏找?
而且宛城還有大量的就業機會,因為各種工廠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勞力,而且就算是去下河摸魚、上山挖菜,每天的收入也是可觀的。
宛城還招收大量的勞動力,給官府打理農田,興修水利,修路搭橋,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官府不但管飯,還會給些糧食補貼百姓。
外地的百姓們害怕這個消息有假,畢竟中原人士自古以來就有鄉土難離的情節,這要是拖家帶口的過去後,發現並不像傳言那樣可咋辦?
他們紛紛向宛城十四縣的親戚們打探消息,這些地方本來離的都不遠,誰沒有個遠房親戚了,得到親戚們準確的消息後,各州郡百姓紛紛拖家帶口的湧向宛城。
益州、荊州、豫州、雍州、司隸地區都有大量的民眾開始遷移,大路上到處都是拖家帶口的百姓。
他們賤賣了自家僅剩不多的土地和破落的房屋,帶著家中不多的儲備,還有各種牲畜上路了,有條件的會用騾馬、驢子、牛拉著大車,讓老人和小孩坐在車上,向宛城趕去。
沒有條件的就自己拉著大車,讓婦孺孩童輪流坐著向宛城而去,得到消息的曹昂,趕緊下令讓新軍停止訓練,前往邊境去接收民眾,大量的軍隊調動讓各路諸侯們大驚失色,還以為曹昂要有什麼動作,他們也趕緊派重兵駐紮在邊境上。
軍隊到了後發現曹昂的軍隊隻是在接收難民,並沒有攻擊他們的打算,這讓各路諸侯都鬆了口氣,隻是些賤民而已,曹子脩想要就送給他吧。
剛開始這些諸侯還不以為意,後來慢慢反應過來了,曹子脩這是想絕他們的根啊,打天下什麼最重要?
地盤、土地、人口、軍隊、綜合國力,這些都是相連的,如果百姓都跑完了,那他們的土地誰來種?又去哪裏收取稅收?找世家地主們嗎?他們又不是曹昂,真不敢那樣做。
最後反應過來的各路諸侯,紛紛在邊境上設立關卡,禁止治下的百姓去宛城,不但是益州的劉焉、荊州的劉表、江夏的黃祖,就連豫州曹操治下的各地太守都紛紛向曹操寫信,譴責曹昂這種不當人的行為。
雖然都是為曹操打工,可他們明麵上還是隸屬朝廷的,而且曹魏的政策每年都會對當地官員進行考核,人都跑光了,哪裏還有政績?
曹昂這典型的富了自己而不顧別人死活啊,一定要強烈譴責他,這就和《那兔》裏講的一樣,鷹醬屬於誰惹我我打誰,毛熊屬於看誰不順眼就打誰,腳盆雞則是誰惹我鷹醬爸爸我打誰,而兔子就厲害了,誰惹我我譴責誰。(๑><๑)狗頭保命!
曹昂也見好就收,如今各州郡投奔他的民眾已經達到了五十萬之數,土地剛好夠分,再多他也沒法安排了。
大量民眾湧入,讓宛城又迎來一波大發展,各地都在熱火朝天的搞建設。
百姓們給官府打理農田、修路搭橋,閑時上山采摘野果、挖些野菜,還能下河摸魚,再養點家禽啥的補貼家用,還可以去工廠打工賺點小錢,那小日子別提多滋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