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二老可不是在太守府時候的小工匠頭目了,如今他們可是有官職在身的,雖然是不入流的小官,可對於他們這種世代做工匠的人來說,已經是潑天富貴了,他們內心對於曹昂的感激不是作假的。
如今天工坊已經擁有常駐各類工匠五千人,由二老帶領,他們負責給曹昂製作酒水、書籍、茶葉等壟斷物品,還負責為曹昂的軍隊打造兵器鎧甲,還兼領著改造武器的重任,可以說如今二老已經是南陽炙手可熱的人物了。
曹昂把兩人叫來,提出自己的想法,二人聽的是一臉懵逼,雖然每個字都能聽懂,可組合在一起他們就聽不懂了,根本理解不了曹昂的想法。
這也是常態,對於從未接觸過的事物,大部分人都是這種表現,曹昂無奈隻好根據自己的記憶,盡可能的為兩人描述什麼是玻璃製品,又該怎麼製作,最後更是親自繪圖,讓兩人可以直觀的看到,他們需要做的東西長什麼樣。
一陣圖文並茂的講解下,二老終於理解了,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其實真的很簡單。
曹昂選擇的是土法製造玻璃之法,土法造玻璃主要依賴於沙子、貝殼(或石灰石)、草木灰等自然材料,並通過高溫熔化來製作。
第一步準備材料:
沙子:作為主要原料,沙子富含二氧化矽。
貝殼(或石灰石):用於替代石灰石,燒製後得到石灰。
草木灰:用於降低沙子的熔點,使其更容易熔化。
硼砂:作為助燃劑,有助於玻璃更加透明和均勻。
木炭:主要燃料,在開放的火堆中,中層的木炭可以達到大約700度,這個溫度足以熔化鋁。
在相對密閉的環境中,如打鐵匠的風箱爐子裏,木炭的環境溫度可以達到900度甚至1000度以上,生鐵熔化的溫度也在1000度左右。
第二步處理材料:
將貝殼放入坩堝中燒製破裂,加水搗碎後得到貝殼版石灰石,采集鹽堿地中的植物,燒製成草木灰,加水過濾並曬幹,得到碳酸鈉。
混合材料:將沙子、石灰石(或貝殼版石灰石)、碳酸鈉以及可選的硼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
第三步高溫熔化:將混合物放入熔爐中,加熱至高溫(通常需要達到1700攝氏度左右)。
第四步添加助熔劑和著色劑:為了降低熔點和賦予玻璃不同的顏色,會加入不同的助熔劑(如草木灰等)和著色劑(如含有鐵、銅、錳、鈷等元素的礦物)在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混合物,使氣泡上升並排出。
第五步冷卻成型:當混合物完全熔化且沒有氣泡產生時,將其倒出並冷卻,冷卻後,玻璃將逐漸固化並變得透明。
最後一步後續處理:根據需要,可以對冷卻後的玻璃進行切割、打磨和拋光等後續處理,以獲得所需的形狀和光澤。
至此玻璃製造就算完成了,簡單不?很簡單,但是也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