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宋高宗趙構傳位趙昚,為宋孝宗。同年七月,孝宗為嶽飛平反,召主戰派老臣入朝,共圖大計,北伐金軍收複山河。
三個人乞丐打扮,來到武當山下。
"小師傅,我們是丐幫五袋弟子。煩請進去通報一聲貴派掌門,有事求見。"這小道童十來歲年紀,想來是剛受了師父責罵,罰來打掃殿前石階。這會又被陌生人打擾,顯得頗不耐煩。皺眉道:"你們在這等著吧",扔了掃帚跑上石階。
這些丐幫弟子也是初到武當,時值春夏之交,武當山風光旖旎壯麗,三清虹光現世,即使丐幫弟子多見世麵,也不禁讚歎連連,羨嫉之情毫不掩飾。轉而來到山門前,想到丐幫也是武林大派,武當定加禮遇,不免期待。誰知被這小小道童擺了臉色,實在尷尬無比。
"丐幫貴客遠來,敝派有失遠迎,還望見諒!"這三人都是一震,有人傳音入耳,這紫霄大殿距此仍有裏許,足見傳音之人功力之深。少許,一青年道士以梯雲縱快步從蜿蜒石階而下,抱拳道:"三位,武當掌門淩虛真人有請,不知貴客遠來,還請恕罪!"
為首的乞丐道:"有武當派淩虛真人首徒,玉虛子劉簡如相迎,實在是不虛此行了!"後麵兩個乞丐聽了,神采飛揚,腰也挺得更直了。
劉簡如領著三人來到紫霄大殿,乞丐先一抱拳彎腰:"丐幫五袋弟子李四拜見淩虛真人。"
這三人一進大殿,淩虛真人便以起身相迎,道童以茶奉上,禮數周全。待得這丐幫弟子問候完,說到:"丐幫乃名門大幫,萬人景仰。這次前來,可是為《天下英雄譜》一事?"
李四再拜:"淩虛真人果然是神機妙算。一年前,丐幫便布告天下起草《天下英雄譜》,是要集天下英雄之人,為江湖盡一份力。丐幫弟子分布大宋各地,四處搜集英雄事跡,想必先前也有我幫同門叨擾大師靜修。承蒙各路豪傑關懷相助,今《天下英雄譜》已成,邀貴派於九月初六蒞臨丐幫君山總舵,共同揭曉英雄譜。"說完,便從懷裏掏出請帖呈示,另兩位乞丐分別拿出丐幫幫主親筆書函和銅錢一枚。
丐幫弟子大多都是乞丐,以乞討為生。乞討所得,除維持各分舵生計及日常開支外,還作為修建分舵建築的資金。但凡踏進丐幫分舵及總舵建築的人,無論公私事務,須擲金銀銅錢在仁義池裏。江湖中人敬重丐幫義氣,亦知乞討建房之苦,數十年來這一規矩從未破例。現在丐幫贈送銅錢,意思是不需賓客花費一分一厘,盛情邀請,可見丐幫上下對這次《英雄譜》發布一事的重視程度。
淩虛真人拆開書信,信中寫道:天佑大宋,不絕炎黃。西北蠻夷,五胡之凶未去。金狗不滅,我朝百姓永無寧日。餘不自量力,舉丐幫上下,得福海錢莊相助,廣羅天下英雄誌事,竟有所成。餘謹以丐幫名義,誠邀天下英豪齊聚君山島總舵,揭曉英雄排名。丐幫金造言頓首。"
"武林盛事,十年難遇。貧道一定親率武當上下,與眾豪傑相聚貴幫寶地。"
"淩虛真人肯賞臉,真是我丐幫莫大榮幸!"
晚宴會罷,三位小丐由道士領著進了廂房休息。
劉簡如見乞丐走遠,走近真人身邊,低聲道:"師傅,英雄譜終究還是做出來了,這排名倒還是不得而知,丐幫借著公布英雄譜一事,著實是風光了一把。以我看,師傅您道武雙修,坐忘無我,淩虛劍氣天下無雙,這英雄譜第一,恐怕再沒有第二人了。"
淩虛真人笑了笑,"你是更想知道自己的排名吧?簡如,你悟性不錯,修道勤懇。清靜無為四字,你領悟了沒有?"其實劉簡如心裏當然明白,淩虛真人這樣的人物,武林之中早就如雷貫耳。所謂北尊少林,南崇武當。身為武當掌門,又是得道天師,又怎麼會在乎什麼英雄譜排名。他這麼說,一是為了討好師傅,二來是想試試推著自己的排名。除了那些武林泰鬥,自己若是能在二十名之內,那也算得上是真正的武林新秀了。誰知真人既不在乎排名,更一語道破他的心思,還用清靜無為來警示他,一時間顯得窘迫無比。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真人忽然發問,劉簡如對答如流:“故物或行或隨、或續或吹、或強或贏、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這段話出自《道德經》二十九章,願意是天下的人事物都有個性,要想成為聖人,就要承認自然萬物絕不一樣的道理,去除那些內心中極端的、過分的東西。真人突然說出這一章,是旁敲劉簡如,天下之大不能做井底之蛙,如果要在武林上有所作為,必要謙虛謹慎,不可被心魔吞噬。"嗯,不錯。看來這些天你沒有偷懶,早些歇息吧,明天替我送送丐幫客人。""師傅放心,徒兒告退。"
次日清晨,用過早飯,玉真子送幾個乞丐下山,送了五兩銀子,既作施舍,也是盤纏。乞丐謝禮之後,邁下石階。"玉真子留步,我等這就下山告辭了。《天下英雄譜》雖是我丐幫搜集整理,但修訂編撰的主筆,是朝廷中書省司馬稚。我們沒見過完本,卻看到許多玉真子的名字,想必排名不低。"劉簡如一聽,甚是高興,多送了好幾段山路。"叫花子,我排多少名啊,多少名啊?"之前扔了掃帚的小道童從山道兩旁的樹林竄了出來,拉住幾個乞丐不停地問。"不得無禮!"劉簡如拽著道童喝到,就這麼拉拉扯扯,這五人算是一起下了山。
劉簡如回到大殿,雖然山路崎嶇,但這條路他已走過數千次,更有武當極妙輕功梯雲縱,隻一盞茶的功夫,就來到師父麵前:"稟師父,已送丐幫弟子下山。"淩虛道人閉目打坐,不作回答。劉簡如早已習慣,更不打擾師父修行,退出殿外。一想到英雄譜揭曉在即,而自己很有可能在二十名之內,忽覺熱血沸騰精力無限,拔劍出鞘,幾個起落就來到兩儀殿外道場,揮舞起太極劍法。武當派太極劍,靈動迅捷,《太極劍訣》共三篇九本。三篇為《太極劍訣-兩儀篇》,《太極劍訣-四象篇》,《太極劍訣-八卦篇》。每篇又分三本,為兩儀一,兩儀二,兩儀三,最高到八卦三。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劍法奧義也由簡及深,達到每篇之三,則劍法變換無窮,所謂玄之又玄。而每篇的第一,甚至不如上一篇的三,八卦一不如四象三,就是三生萬物的厲害之處。相傳武當太極劍,還有《無極篇》,但世人都未曾見過。武當掌門淩虛道人參悟兩儀四象八卦三篇,頓悟淩虛劍氣,已屬登峰造極,但終究無法衝破這三篇的束縛,達不到無極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