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聽著名字很氣派,不知道的外地人或許會以為這是一個繁華的城鎮,但事實這隻是一個小村落,村子數足了也不過一百來戶人家,之所以名字這麼響亮,因為在京都村後是當今世上最為龐大的門派:六道
遠遠望去,山高千丈,肉眼看不見頂峰,滿山雲霧繚繞,自山下五十裏遠就可以感受到充沛的靈氣凡人在此處生活得以延年益壽,若是修行之人好處更甚,自京都到山門不足十裏的腳程,每天都有村人專門上山送瓜果蔬食,日日不斷,而山上也經常有人下來給村裏人講講道義,教村民打坐吐納。給他們療傷治病,村中人對他們頗具好感,就連孩子也學著他們的樣子盤腿打坐
短短的十裏路對於修行之人也不過眨眼瞬間的距離,即便大人那也不過是一頓飯的功夫,但對於年紀不過六歲的南山來說確實一種挑戰,山路並不難走,十分平坦,但多處是上坡,還是給南山帶來了一些乏力感,不過這並不影響他上山的情緒,因為他前一晚在村中聽大人們說在六道山門裏有一片藥園子,裏麵的藥草小可延命長壽大可起死回生,南山便下定決心上山偷摘藥草,帶回家給弟弟南都,因為前些日子南都和小夥伴進林子裏卻遇上了野獸,幸虧大人來的及時,才護住了他,趕走野獸,但卻也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南山心裏越想就越有勁,加快了腳步,來到山門下看著直入雲霄的山峰,不免發出讚歎,眼神裏流露出孩童的向往和羨慕,生活在這裏,一定很美妙吧
自山門而上隻有一條並不寬敞的石階,左右樹木密布,時不時的傳來鳥叫猿啼,就連水都冒著靈氣,雲霧一直包圍著三座主峰,揮散不去,遠處的浮空島更是奪人眼球,看的南山是張大嘴巴不知所言,平時在小山村裏打打鳥爬爬樹哪裏見過這樣的場景,頓時一下子也是傻了眼,走了約一刻鍾的時間,石階便消失了,隻有開鑿在石頭上的縫隙,隻有一個人側身行走的空間,南山稍稍探頭,便被一股冷風吹回緊貼著石壁
南山小喘一陣,稚嫩的手掌探索著向前摸去,慢慢的邁開步伐,風往穀口吹過發出呼呼的嘯聲,林中深處不知某種動物也配合著風聲低鳴,南山畢竟也是孩子,沒有見識過這些,心中又想著那些大人編出來嚇唬小孩的故事,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
不知道是掛念著家裏的弟弟還是因為剛才的風聲作惡,南山走的出奇的快,轉眼就到了兩座主峰之間連接的索橋,正想要坐下休息忽然聞見一陣果香,走了一天的路,南山早就餓了,於是循著味道尋了過去
在一處泉水旁有一棵不知名的樹並還掛著幾顆遺留下來的水果南山正想過去采摘,但發現樹下坐著一個中年男子閉目打坐,似乎完全沒有發現有人到來
南山鞠了一躬,輕聲道:“嗯,那個,我不是有意要摘你的東西吃,但我真的很餓,就摘一個,等我下次來再還你行嘛”南山說完還意識著抬頭小心翼翼的望向中年人,想得到肯定的回答,但他還是一語不發
見中年人不說話,南山躡手躡腳的走過去,就像去隔壁老王家偷玉米一樣小心
爬樹對於他來說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三下五除二就登上樹冠,伸手去摘果子,原本就纖細的樹枝加上一個六歲孩子的重量也還是有些不支,正當南山準備下去時伴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音,便開始下落,南山心裏又緊張又慌亂,在接觸地麵的一刹那,突然感覺到有東西托著他一般,接著輕輕的摔在地上,或許南山自己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中年人卻能清晰的感覺到這個男孩身體裏散發出了內息,所謂內息就是道家修道的源頭,是一切力量的根本,而內息是需要經過練氣的階段才會慢慢的開始凝聚
要知道一般的門徒練氣階段大多數都要兩年時間,而眼前這個孩子最多不過七八歲的樣子,居然可以散發出內息
南山當然不知道中年人在想什麼,更不知道什麼叫內息,隻是覺得很奇怪,這麼高的樹摔下來竟然屁股都不痛,正想著便拍拍身上的灰塵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直至傍晚南山才走過第二座主峰的索橋,看天色漸晚,便沒有繼續走下去了,一個果子的分量自然是不足以充饑,這時候肚子又開始咕咕叫但他隻是找了一棵粗壯的樹枝躺下休息反反複複的想著:藥園子到底在哪裏呢大人們說的神奇的草藥長什麼樣啊我到底該怎麼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