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子——不得不說的曆史(1 / 1)

第1章:引子——不得不說的曆史

盜墓之王——廣川王劉去

西漢宣帝年間,上庸(今湖北竹山縣城)邊城的一個小鎮上,從京城來的兩個官差押著一個衣著襤褸的犯人投宿在鎮上唯一的一家行雲客棧。

午夜時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瞬時便把行雲客棧給燒了個水泄不通,慌亂中兩個官差逃了出來,而那犯人卻不知所蹤。

火被撲滅後,在被燒毀的房間裏發現了具燒的如炭般的屍體,但並不能判斷是否是那犯人的屍體,兩位官差一商量,偷偷把屍體埋了後,便回京上報:廣川王劉去自知罪孽深重,在流放上庸途中自殺身亡……

一代盜墓之王——廣川王劉去因盜墓無數和極度殘暴而聞明於曆史,由於其罪行太深,在漢宣帝劉詢的再三警告下仍不知悔改,於公元前52年革去王位,貶為庶民,並發配流放上庸。但在押送途中,劉去在一場大火中,留下一具燒的殘不忍睹的屍體……

風水建築大師——汪藏海

明洪武年間,明朝的首都——南京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此時已是二更時分,一個打更的在大街上邊敲鑼邊喊:“天幹物燥,小心……”還沒等他把火燭說出來,一轉彎他就驚慌失措的喊到:“救火啊,救火啊,汪府起火了……”

遠處,明朝三品大員汪藏海的府邸已經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設計者——汪藏海,在皇陵即將完成之時的一個夜裏,他的府邸被一場大火燒了個幹幹淨淨,除了汪藏海的一個小妾和他的兒子逃了出來外,其餘汪家幾十口人全都燒的麵目全非而死,汪藏海也未幸免於難……

汪藏海,明朝地理建築學家、風水學家。設計建造了明皇宮、曲靖城等明代城市,是明初最有名的地理學家和風水學家,深得朱元璋信任,並在設計修建了明朝皇宮後開始奉旨修建朱元璋的皇陵,但就在朱元璋的陵墓即將完成之時,卻莫名其妙的死於一場大火,甚至連屍身都燒的不成樣子!

風水巨著——《天方論》

1928年7月10日夜,清東陵的一聲巨響,清朝一代帝王——愛新覺羅-弘曆,即清朝乾隆皇帝的陵墓被國民黨正規軍的雜牌軍孫殿英及其部下硬生生的炸開了個大洞!

“突突突”一陣槍響之後,一群瘋了似的官兵蜂擁般的衝向那剛被炸開硝煙還未散盡的陵墓,緊接著就是一群眼睛冒著綠光的兵丁興奮的號叫著往外搬著一箱箱價值連城的陪葬品!

孫殿英的副官,一個文弱書生摸樣的中年軍人,在一旁冷靜的監視著這群瘋了似的兵丁往外搬運著珠寶。

此時兩個兵丁抬著個巨大的箱子從他麵前經過,這是從乾隆的第一層棺槨中起的寶物,整個箱子被裝的滿滿的。

這個副官一看,便叫住了兵丁,走過去拿起最上麵那幾串朝珠舉在火把下細看,朝珠在火把的光線下,一下變的透明了起來,如琥珀般的散發出一縷縷冷光……

副官點點頭,嘴裏“恩”了聲,臉上露出了欣喜的麵容,他知道單這幾串朝珠的價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他把舉酸了的手放下,把朝珠放回到箱子裏,就在他的手就伸過去的時候。

“咦,這是什麼?。”他疑惑的問道。

“不知道,這是從乾隆的棺材裏剛啟出來的。”其中一個兵丁說。

在幾串的朝珠下麵,是滿滿一箱子的金銀器,而讓他疑問的是在金銀器上奇怪的躺了半本破舊的古裝線書,這是很不協調的畫麵,在這眾多寶物的襯托下,這半本書顯的孤零零的。

副官把那半本書從金銀珠寶中拿了出來,在火光的照射下,那藍色的封麵上赫然的寫著:《天方論》—明汪藏海。

副官在火把的照耀下剛翻了兩頁,臉色就一下子變了,然後又馬上往後猛翻了幾頁……

副官把書一合,隨手從那箱子裏拿出兩串瑪瑙,往那兩個兵丁的懷裏塞,然後低聲在那兩兵丁耳邊說道:“好好幹你們的活,什麼都沒看見,否則……”

還沒說完,那兩兵丁馬上喜笑顏開道:“您老放心,我們什麼都沒看見!”

“恩,去忙吧!”副官滿意的說,然後迅速轉身趁人不注意把書塞在了自己的馬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