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尚書都事(1 / 3)

唐鬆穿越之初是在襄陽,後來之所以離襄赴洛就是為了能高中進士謀求做一任太樂臣,而後考進士不成踹了皇榜領著貢生們暴動了一回,就此徹底堵死了他的入仕為官之路。

跟其他那些個穿越者不同,自入洛陽以來唐鬆實實在在是想做官的,開始時做官的動力是為了能就近照顧柳眉,後來則是為了通科,簡而言之就是希望能借此平台真正的做些事情,畢竟這是唐朝,所有人被分為“官人”、“良人”、“賤人”三等的唐朝,這個時代要想做事有一個官人身份還是方便的多。

可惜事與願違,也正是因為他踹皇榜得罪的權貴太多,兼且與四世家水火不容,導致他之前兩次衝擊入仕均為人所阻,如今縱然混的是名滿天下卻依舊是一身白衣士子。

原以為這條路是再也走不通了,卻沒想到此刻陸元方嘴裏居然輕飄飄的冒出這麼一句話來,“你要入仕為官了!”

乍一聽到這話,入洛以來經曆的樁樁件件事情如流水般湧上心頭,刹那間唐鬆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激動自然是有,然則卻又沒有他預想中的興奮。

陸元方看到唐鬆這樣子,微微一笑,“陛下素不妄言,此事既已禦準,當再無反複。養傷的這段時間,你在江南的那些事情也該好生安置了,待入仕之後便需****到衙,否則仆便容不得你”

武則天治政的風格唐鬆已經很清楚,她素不輕易出言,但一旦發話基本就是定論了。當然這也跟當前的政局密切相關,畢竟四世家正遭重挫,阻擋他唐鬆入仕最大的一股反對力量已然瓦解,時機選擇的可謂相當好。

這算不算是論功行賞的一部分?

收了腦海中亂七八糟的心思,唐鬆抬起頭看向陸元方,“陸相是準備讓我到禮部?”

禮部的職能,其中一塊就是掌科舉選材之事。前次陸元方欲薦舉唐鬆入仕時打算的就是讓他到禮部,是以有此一問。

“你那通科頗有起色,四世家又已……”陸元方輕咳了一聲,將後麵的話給春秋筆法了,“時移勢易,現在若把你放到禮部,太過引人注目對通科未必便是好事”

唐鬆點點頭,承認他說的確實有道理。“那……”

“薦舉當日關於你的安置,陛下曾與仆有過商議,最終定為尚書省都事”

唐代三省六部製中,中書省為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乃審議機構,負責政令的審核。而尚書省則是當之無愧的最高行政機構,負責朝廷重要政令的執行,六部便是其下轄機構。

若是以後世的行政機構做類比,尚書省基本就相當於******了。自太宗李世民未登基前出任尚書令之後,為避其諱,尚書令一職便一直懸空,實際便是由皇帝直領。但武則天畢竟不可能真的****關注尚書省事務,是以日常的省務便由尚書左右仆射負責,左仆射陸元方下轄尚書左丞一員,直管吏部、戶部、禮部。另一位宰相婁師德出任右仆射,下轄尚書右丞一員,直管兵部、刑部、工部事務。

尚書左右仆射下轄尚書左右丞,尚書左右丞下又有郎中和員外郎各一人,員外郎之下方是尚書都事六人,每一都事對應六部中的一部,職責是主管收發文書、稽查缺失及監印等事。簡而言之,都事就是尚書省與下轄六部之間的聯絡員。

衙門雖大,但尚書都事本身的官卻實在不大,隻有從七品上,距離正宗的七品芝麻官都還差著半階。

入洛好歹也有這麼些日子了,對於尚書都事的情況唐鬆還是了解的,是以聽完這個安排之後難免歎了口氣,這官兒也太小了,能幹什麼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