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章 鬥詩(1 / 3)

回到雅閣,唐鬆在上官婉兒身邊坐下來,順勢就牽過她的手撫弄起來。

上官婉兒扯了一下卻沒掙脫,遂也就不再掙紮了。說來自掖庭宮小黑屋之後,但凡她與唐鬆單獨相處時,這個看來比她小很多的男人總是手腳不肯老實,而且還很霸道,實讓她無奈的很。

撫弄著撫弄著,唐鬆就開始在那粉嫩的小手上畫起圈子來,指肚上,掌心裏,一個個圈子畫的上官婉兒癢嗖嗖的。

上官婉兒本是專心在聽外邊的議論,卻被唐鬆搗亂著聽不成了,幾次三番示意毫不見效後心中恨極,猛的一下將手抽了回來,切齒道:“外麵可是在說你,就不能安分老實些,真就一點不操心?”

美人就是美人,即便是嗔怒起來也別有一番美態。但她卻忘了麵前坐著的這人每次與他獨處時總會化身成了無賴,對於一個無賴來說,她這般的嗔怒能有什麼作用?

上官婉兒嗔怒未休,便覺腰間一緊,整個人居然就此被唐鬆抱了起來,下一刻,權傾六宮的上官待詔就結結實實的坐在了唐鬆懷裏。

雙臂將上官婉兒圈在懷中後,唐鬆低下頭來嘴唇貼著她的耳朵輕笑道:“某那詩詞集中所選皆是佳妙天成的絕妙神品,崔盧李鄭四家詩集與之相比不過土狗瓦礫而已!這結果本就不需看,你又何必浪費時光?”

絮語細細,“你出來一趟著實不易,我們能有這般獨處的時光更是不易。唯其不易,更應珍惜,何必被這些無趣之事給虛廢了?婉兒,你該記著兩句曲子詞才好”

唐鬆的聲音極輕極柔,讓上官婉兒飄飄然的發癢,剛才的癢是在手上,現在卻是經由耳邊直到了心裏。這種癢癢隻讓上官婉兒身上頓時沒了力氣,本是為了矜持的掙紮也停住了。

算了吧,算了吧,既然隻是徒勞,何必還要掙紮?

身子柔軟下來,上官婉兒整個人都窩在了唐鬆懷中,口中隨意漫應著:“什麼?”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口中說著,唐鬆的手已從上官婉兒的細腰移動到了她那如花嬌顏上,十指如三月春風般輕輕的劃過了眼眉,劃過了麵頰,最終停在了那紅潤芬芳如四月牡丹花瓣般的紅唇上。

口中低低的呢喃著這兩句曲子詞,上官婉兒冰封三十年的眼神漸漸如遇暖水般融化下來,盎出絲絲春意。

兩人在雅閣中調情正濃,雅閣外議論的抱怨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亮。

抱怨的根由是書太少,但想要書的人卻太多。

此時此刻,唐鬆與八老,乃至崔盧李鄭四家的紛爭已是士林最為關注的話題。繼迷思園詩會之後,雙方又於同一天出書,且消息早已傳開,如此火爆的場景下,他們兩家的詩集也好,詩詞集也好,誰不想先睹為快?

想要書的人太多,但書數卻是有限的很,八老重車攜來的四家詩集七八百本,唐鬆的詩詞集則隻有三百本,僧多粥少之下,能得著一本書的人都極少,更別說還是兩本齊得了。

士子們被這士林少見的大熱鬧刺激了好幾天,如今雖然沒得著書卻也不肯走,就聚在這裏閑話議論。因是看不到作品,這議論就虛的很,說著說著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抱怨。

留意了一會兒聽著的卻全是抱怨,上官婉兒也就收回了本就不多的注意力,伸手按住唐鬆那隻似小老鼠般鑽來鑽去極不老實的手,“前兩日的大朝會上,四世家子弟相繼進言要廢除通科,已為陛下所拒,不過明歲通科的取中名額已降至六人”

唐鬆從那一片雪膩中抬起頭來,“嗯,我聽說了”

“這兩日,陛下連下敕令,或升或賞了九人,皆是崔盧李鄭四姓官員,秘書監鄭知禮調往工部出任侍郎之職”

“他?”唐鬆抽出手來,沉吟不語。

迷思園詩會後,鄭知禮實已聲名狼藉,不僅是士林,便是朝官對他亦頗多非議,這些武則天不可能不知道,為何還要作此安排?

鄭知禮私德有虧,工部卻是個錢糧如流水的地方,這等安排讓人看不透啊!

正在這時,雅閣門戶處傳來了輕微的剝啄叩門聲。

聞聲,上官婉兒從唐鬆懷中脫身出來去開了門戶。

馬老三站在門外,見開門的居然是上官婉兒,唐鬆卻安坐不動,眼中的古怪神色一閃而逝。

他也沒有進來,就在門口處躬身一禮道:“待詔,八老中有五位到了酒肆,剛在另一間雅閣中安頓下來”

聞言,唐鬆啞然。上官婉兒伸手往右方指了指,馬老三點點頭。

“知道了,你去吧”聞言,馬老三再次躬身後轉身退走。

上官婉兒關好門戶,邊回坐處邊低聲笑道:“看看這時辰,八老今日在國子監的講學當已結束,其來此的目的當如我們一樣。心有不安,想來聽聽士林的議論”

上官婉兒剛說到這裏,叩門聲又起,剛剛才走的馬老三又回來了,言說太平公主到了,如今就在外麵的大堂中。

上官婉兒臉色一沉,到屏風前伸出手指略一擺弄,屏風上頓時出現了兩個棋枰大的小窗,窗外設有兩樹大盆景以為掩映。

這般布置,外麵的人既不會靠近屏風,也難發現這兩處小窗。

馬老三走近,伸手向窗外指了指,唐鬆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見外麵可容納數百人安坐的大堂角落處,有一個身穿士子儒服的女子獨居著一處座頭。她身周兩處座頭上的那幾人當是護衛。

因那女子是側身而坐,唐鬆也就難以看清她的麵容,卻總覺著這人似是頗為眼熟。

“公主不知來了多少時候,我也是剛剛發現”馬老三低聲的解說著,“待詔,是否要將她請了進來?”

上官婉兒搖搖頭,“看她如此裝扮,分明是想微服來看熱鬧的,圖的就是個樂子,你若真將她請進來,或者還惹惱了她,但做不知就是”

馬老三低聲應是,等了一會兒見上官婉兒再無吩咐後,無聲而退。

“太平素來關注士林,你不曾大鬧貢院之前,曆次科舉就數她薦舉的人最多,其人眼力還是有的,每薦舉者多是士林一時之選。因是如此,諸多皇親之中,以她最得士林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