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啊”
“現在距離明年二月實在是還有些時候啊”,金宗慶笑著歎了一句後,便不再言說,當先向客舍走去。
……………………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赴京士子越來越多,神都洛陽越來越熱鬧,秋去冬來,時間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
唐鬆隱於精舍之中,琴書為伴。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轉眼間新桃換舊符,卻是除夕佳日到了。
除夕逢大雪,整個神都銀裝素裹,清美絕倫。
在這樣普天同慶的日子裏,就連水晶也不得不回家,這丫頭走時強拗著要讓唐鬆隨她同去。但唐鬆終究不是如她那般在不知世務中長大,這時節無論哪個家庭也不會真心歡迎一個陌生人的。所以他就堅拒了水晶的要求,並幫著那些奴仆丫頭們將水晶哄了回去。
水晶剛走,莊海山與柳葉便聯袂登門,來請唐鬆一起去過年。
除夕日畢竟不適合一個人呆著,唐鬆欣然前往,並一連在莊海山家住了七日。有他們兩人及那個迷糊丫鬟在,唐鬆穿越之後的第一個新年過的也並不寂寞。
初八日,盡管莊海山夫妻一再挽留著讓過完上元節再回去,唐鬆依舊還是回到了賃處。
還有一個月便是科考之期了,作為後世考試達人的唐鬆深知衝刺的重要性,是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恍然又回到了後世高考前的那段歲月。畢竟後世一直是搞這個的,他也並不以此為苦,真真沉進去之後,每每有所收獲之時,反而快然於心。
三天上元節期間,洛陽城可謂是舉城狂歡,唐鬆依舊守著青燈黃卷,怡然自樂。正月十七日,水晶回來了。與此同時,隨著科考臨近而氣氛緊繃的洛陽士林間開始慢慢傳遞出關於唐鬆的一些新消息。
去歲,襄州唐鬆先是如彗星般崛起。待禮部公布了鄉貢生補錄名單後,其人又用崛起時同樣的速度深藏起來,真是起落之間飄忽不定。
說實話,士林間這麼多年裏還真沒遇見過如此行事的人物,是以士子們對這個甚少被人所見的唐鬆極感興趣。許多人更將其評為今科取中的熱門人選。
因是如此,關於唐鬆的這些新消息便迅速傳播開來。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首詩幾天間便已在士林人盡皆知,甚或還傳進了皇城之中。
襄州唐鬆因為其姐與人爭訟之事也很快傳開,但最喜歡聽這事兒的卻是市井百姓。對此事的評價也一如襄州時一樣,士林中一個看法,坊間普通百姓們又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看法。
但要說最轟動,引起議論最多的卻是唐鬆在漢江之遊時說的那句話:
“我既在此,你們還寫什麼詩?”
此言方一傳開,當真是士林騷然,神都震動。
時隔數月之後,唐鬆再度站在了風口浪尖上。隻不過前一次是他主動走上潮頭,而這一次卻是硬生生被人推上去的。
當潛心準備考試的唐鬆知道這股風潮時,距離科考之期已不足五日。
麵對這種事情本就很難有絕好的應對方法,遑論時間還這麼短?此時就是要做些什麼也來不及了。在如此關節的時刻糾纏於這樣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會亂了心態,影響到馬上就要到來的科考,一番靜心思慮過後,唐鬆果斷決定不予理會。
考試終究是要看卷麵的,考場上表現不好,即便能把這風潮消弭下去又有何用?
考場上表現的好,便是這風潮再烈又有什麼用?
唐鬆在意的隻是這次科考,以及科考後的那個太樂丞官職。至於士林風評,還是那句話:
任你如何評說,任你如何看我,我自是我!
便在這股針對著唐鬆的風潮演化到最烈時,科考之期到了。
在這個春寒料峭的早晨,唐鬆像其他幾千考生一樣,提著裝有筆墨紙硯、飯食飲水以及三條蠟燭的考籃來到了貢院門外。
隨即在經過一係列的查驗之後,唐鬆時隔一千三百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
隻不過,這一回的高考是唐朝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