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期盼許久終於得到梁王武三思召見的同時,從萬福萬壽樓送走嶽郎中後,回到賃處的唐鬆也見到了一個數月未見的故人。
這晚夜色很黑,唐鬆正走在抄手遊廊上,卻見賃處第三進院落中亮起了引路的燈盞。暗夜中的這一盞燈火份外顯眼,也將提燈那人清清楚楚的顯照出來。
須發半白,道衣的大袖飄飄,依稀便是當日鹿門山八卦池畔初見時的模樣。
方山奇!
認出這人,唐鬆心中油然而起了一絲疑惑。
方山奇怎麼會來這裏?
這第三進院落中住的那個低調到極點的月白中年究竟是誰?方山奇又怎會從他的居處出來?
這個道人的交遊還真是廣闊詭異的很哪!
那邊亮,這邊黑,唐鬆看得到方山奇,方山奇卻不曾注意到他,提著燈籠漸行漸遠。
眼見方山奇便將走出三進院落的門戶,唐鬆暫且按下心頭的疑惑,揚聲招呼了一句:“方山人”
闊別數月未見,雖然心底對方山奇的來曆滿是疑惑,但當唐鬆與這道人麵對麵站在一起時,還是有著他鄉遇故知的喜悅。
晚間暑熱已褪,這抄手遊廊處更是涼風習習,讓人甚是舒爽。兩人便在此間敘話。
“山人什麼時候回京的”,唐鬆問完這句,又含笑指了指那三進院落,“又怎會從此間出來?”
方山奇的心情看來也不錯,“那個賃房的襄州士子居然是你,真是巧啊!我回京不過兩三日。至於這位李少兄乃是我多年舊識,此番是來請他繪一幅老君圖的。怎麼,莫非小友還不知道?這位李兄可是一位丹青妙手啊”
“噢!這個還真是不知,一來這位李兄深居簡出,便是同居一宅卻也很少得見其人,更別說敘話晤談了。再則我這些日子忙著補錄鄉貢生名額之事,也委實有些忙雜”
“補錄鄉貢生名額?”方山奇訝聲道:“何以如此?”
夜色太黑,燈火也有些朦朧,唐鬆也看不太清方山奇臉上的神情。
說了進京後尋劉中丞不遇的經過,唐鬆一並笑著將行卷多日石沉大海的事情也言說了。
“居然會如此”,方山奇聽完,沉吟了片刻後轉過身來迎著唐鬆的眼神似笑非笑道:“在這神都之中行事,若無人照拂實是萬事艱難。某雖不才,倒也識得一兩位在皇城裏能說上話的達官們,我盡可為你引薦紹介,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來了!
耳聽方山奇此言,唐鬆油然想起當日襄州龍華會那晚,想起了方公南遇刺之後與這道人的一番對談。
道人認識權貴唐鬆一點都不懷疑,但這是些什麼樣的權貴就著實讓人思量了!
這裏麵的水太深,連狄仁傑這樣的宰相都差點沒整死。
若是初來京城,尋劉中丞不遇、苦苦行卷不果時遇到道人說出這話,唐鬆或許還會思量一番。但現在……
明知道那是一片驚濤駭浪,稍有不慎便會身死族滅,又為什麼一定要踏進去?
朦朧的燈火中,唐鬆淡淡一笑:“多謝山人好意,隻是眼下我還應付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