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尚有眾二萬,出其陣後,金剛大敗,斬首三千級,尉遲敬德、尋相率眾八千來降。”

“《舊唐書》《新唐書》記載:世民,箭穿七紮,弓貫六鈞,射洞門闔,為突厥所窘,自以大箭射卻之,突厥得箭,傳觀,以為神。”

“史書多次記載就說啊,唐朝皇帝李世民,每次打仗,就喜歡帶著幾個人或幾十個人,就去對方幾萬大軍麵前逛來逛去,憑借高超的弓箭技術去嘲諷對麵。”

“最出名的就是虎牢關一戰,史書就說,李世民帶著尉遲敬德和兩個隨從,拿著巨闕天弓,來到敵營外,高呼大唐秦王李世民在此,話落一箭射殺一將。”

“然後夏王竇建德就派出幾千人去前往追殺李世民,可是連續被射殺三百人後依舊無法傷到對方,竇建德就率領著十萬大軍殺來,李世民引誘其進入埋伏,暗中三千玄甲軍殺出,此一戰三千敗十萬,一戰擒兩王。”

這一戰後還留下來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 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當然這些輝煌的戰績也不過是其一生中的一小部分,在建立大唐過後。

武力值更是開了外掛一般,不戰則已,一戰滅國,在唐太宗中的領導下。

“滅東突厥,吐穀渾,薛延陀…半個世紀擊敗了十二個國家,嚇得歐洲小國紛紛投降,當今的許多國家都曾經是大唐的小弟。”

“曾經被唐太宗李世民亂打的西突厥,逃竄到歐洲後開始了大殺四方,打敗了北非,巴爾幹,最終還滅掉了東羅馬帝國。”

【彈幕:在某些黑子那裏,李世民他姐姐打下半個大唐,加上李淵李建成,李世民倒欠兩個大唐[看]】

【彈幕:最能打武功最好的皇帝之一,諡號卻是文皇帝。[無奈]】

【彈幕:7世紀最強碳基生物,東半球話事人,亞洲州長,秦王、天策上將、尚書令、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還有一個原因也能側麵展現出唐太宗李世民的厲害之處,就是整個曆史上,諸如趙匡胤,劉邦,朱元璋,這些能打開國的帝王,立國後都要壓製武將,收回權力,無非是怕功高蓋主。”

“但唐太宗不會有這種做法,因為他年少成名,29歲便當上皇帝,開國以來他的功勞最大,完全不需要擔心,功高蓋主,這一類問題。”

“縱觀唐太宗李世民一生,23時就已經封無可封,位居天策上將,立國後掃平四夷,萬邦來朝,被尊為天可汗,直到今天我們將其稱為亞洲州長。”

放眼望去整個曆史上人物對其評價依舊是如此的耀眼奪目:

【司馬光評價: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華夏之盛未之有也。】

【歐陽修評價: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

【偉人:自古統軍者無出李世民右者】

【朱元璋評價: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成吉思汗評價:“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大唐

武德年間

李淵看著天幕上,全是讚頌老二的評價,內心也已經下定了決心不再猶豫。

另一邊太子府上的李建成徹底死心,“怎麼玩,你這叫我怎麼玩?”

於是開啟躺平模式,準備主動找李淵退去太子之位。

就這樣在這一個全新的大唐,李世民將再無汙點開啟他傳奇的一生。

貞觀年間

大殿之上。

李世民大悅道:“朕今心情不錯,準備給自己放一天假。”

下方侯君集連忙說道:“要不我陪陛上去打獵放鬆,放鬆。”

尉遲恭出聲:“打獵還不如喝酒比武更爽!”

程咬金笑道:“比武不如看段舞!”

李靖思索道:“說到舞我想起一個人!”

李世民不解道:“哦!誰啊!”

眾人同聲:“頡利!”

李世民聞言笑道:“哈哈!好!安排!”

回到課堂上:

周羽喝了一口八二年的茶葉泡的茶水潤潤嗓子,繼續說道:“這節課下課了,要去上廁所的趕緊去,下節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