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潛流》
1861年(太平天國辛開十一年)
11月-12月,楊滬生、史秉譽回到過去。貴駟伏擊戰、攻占溫州戰役。
1862年
1月3日,楊滬生於溫州再遇華爾、白聚文、J·D·馬敦(1-18)。
1月4日,華爾、白聚文前往美國為根據地招募人才(1-19)。
1月上旬,史秉譽率第三旅餘部擺脫左宗棠,與太平軍南路軍張辰儀部隊、溫州增援之張海強第一旅於曹坑會師(1-17)。
1月15日,溫州軍事學校開學(1-22)。
1月中旬,史秉譽成立同學會(1-22)。
2月至3月,占領溫州周邊地區,進行根據地建設,發展地方部隊(1-22)。
3月上旬,張辰儀部隊在福州白嶺遭李鴻章伏擊戰敗,張辰儀戰死(1-23)。
3月,第一次溫州保衛戰,福建巡撫李鴻章部隊遭全殲,李鴻章逃跑,其部下黃翼升、張樹珊、張樹屏、周盛波被俘(1-27)。
3月下旬,溫州改編,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第一軍,下轄三個師,設立軍銜製,開始建立地方政權(1-27)。
4月5日,史秉譽率第一師、第二師出征福建(1-28)。
5月中旬,黃翼升獲釋,回到李鴻章部隊(1-28)。
5月15日,華爾、白聚文率愛迪生、斯潘塞等200餘人等啟程返回中國(1-30)。
5月20日,馬敦、吳海生、張樹珊、張樹屏率500官兵出發前往英國留學(1-30)。
6月4日,楊滬生、史秉譽與何清萍、何依萍結婚(1-33)。
6月7日,楊滬生到達浙閩交界處的分水關,開始指揮南下福建作戰(1-34)。
6月11日,閩東戰役開始(1-40)。
6月13日,瑪坑村保衛戰(1-36)。
6月14日至17日,福建水師提督楊嶽斌部圍攻桐山張海強部(1-36)。其間6月15日,楊嶽斌以民眾開路攻擊桐山城,為張海強擊退,楊嶽斌部下總兵王明山被擊斃,其部下副將楊明海率部自福州抵達桐山增援楊嶽斌(1-38)。
6月15日,瑪坑村圍殲戰,全殲湘軍水師提督彭玉麟所部,擊斃彭玉麟(1-36)。
6月18日,大嵐頭阻擊戰,解放軍第一師副師長李俊傑陣亡,擊斃福建水師提督楊嶽斌,全殲其部(1-39)。
6月,閩東戰役結束,以福建獨立第二旅和浙江獨立第一、第二旅為骨幹成立解放軍第四師(1-40)。
6月24日,解放軍福建部隊召開軍事會議,決定進攻福州(1-42),楊滬生提出將同學會改名為社會黨(1-43)。
洪仁軒,容閎抵達溫州,楊滬生、史秉譽被封溫王、台王(1-43)。天王命楊、史率部前往解天京之圍(1-45)。
6月25日,楊滬生決定率第二師北上,執行天京解圍作戰,張海強率其餘部隊繼續在福建作戰(1-46)。
6月26日,華爾率眾人抵達溫州(1-47)。
6月27日,楊滬生返回溫州(1-47)。政治上決定建立參議院、政務院、監察院為主的政權機構,軍事上決定前往皖南作戰,從外圍打擊清軍,策應天京解圍,並在開發處中成立軍事開發處(1-50)。
6月28日,楊滬生率第二師、第三師第九團、浙江獨三旅和“特種部隊”等部離開溫州,開始北上作戰。(1-52)
6月,在史秉譽指導下,溫州開發處研製成功硝化棉zha藥
7月1日至4日,楊滬生率部抵達第三師駐地路橋,由第二師與第三師換防,楊滬生率以第三師與浙江獨三旅為主力的部隊開始轉戰皖南(1-52)。
7月15日,解放軍福建部隊攻克馬尾,包圍福州(1-53)。
7月17日,北上部隊抵達昌化,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之後(自稱)朱嘯天要求在流民中建立武裝(1-52),楊滬生決定建立義勇軍第一師。洪仁軒率所部太平軍前來會合(1-53)。
7月18日,北上部隊分兵,浙江獨三旅保護群眾和繳獲銀兩返回溫州(1-53)。楊滬生、洪仁軒開始攻擊昌化,清軍張運蘭部夜襲被擊退,太平軍、義勇軍損失嚴重(1-54)。
7月19日,針對前日戰鬥中之問題,裁義勇軍為獨立旅,並決定向西突襲徽州,以圍魏救趙之計為天京解圍(1-55)。
7月20日,第三師第七團攻克徽杭鎖鑰,“江南第一關”瑤瑤岩,為突襲徽州打開道路,獲“攻堅老虎團”稱號(1-56)。
7月21日,第三師第七團、第八團,在獨立旅和“特種部隊”配合下攻占徽州州府(1-57)。同日,溫州開發處所研製的飛艇試飛成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