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捉拿鬼秀才(1 / 2)

請來的女子才十八歲,麵容憂鬱,似有難言之隱,恰有怨春不就之象。姚之富聽了智慧之言,對她說,若是要勾見遠去之人的靈魂來,得依法師的話去做。

原來,在景安旗兵駐紮洛陽的時候,這女子暗中與景安軍中一將軍私會,定了終身。隻是後來白蓮進城,旗兵遺散,那將軍來不及告別就走。

這女子忽然不見了情人,心下怨恨,後來打聽那將軍已到新安,就是在快騎將軍張朋良的帳下做事。

這女子要去見他,他避而不見,說是情分已完,言下之意乃是當時在洛陽時寂寞,見了此女子,隻是一時之興,偷她廝磨圖趣罷了。也就是說,那將軍隻當她是個玩物,一時興起,與她玩兒的。

女子初得滋味,心思全在那上麵了,幾次去糾纏,都被那將軍叫人轟了出來。

後來又去,趕上齊寡婦兵臨城下,張朋良畏懼,把新安城門緊閉,防止城裏城外通行,因此,女子在城外呆了幾日,不得不返回洛陽。

返回洛陽之後,她怨愛摻雜,差一點憂鬱成病,家裏人懷疑她被鬼纏了。

也是湊巧,她的家就在白蓮駐軍隔壁,白蓮駐軍正要去尋一個這樣的女子。女子的母親聽說白蓮會驅妖除鬼,正到軍中來,要求白蓮軍中的高人去為她女兒看病。

姚之富見到她時,她恍恍惚惚,於是叫人送她到了城郊外的樹林裏,軍士埋伏在附近查看情況。

那城郊的樹林子,就在原來朱青埋葬鬼秀才枯骨墳地不遠,是勾那鬼秀才最佳之地。

眾位,人都生病了,豈不救她,反利用她去勾那淫鬼,這樣做,不等於羊入虎口,將白蓮陷於不道?

隻是白馬寺的智慧說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隻要拿了那鬼秀才,還洛陽城女子們一個平安,事後定然救那女子。

眾人都知智慧本事大,等於去除情孽,隻消讓她聽聽經即可恢複。於是,不再擔心被人傳說不道。

這時候已近黃昏,這裏因為是城郊,遠處開始發亮的燈火,加上黃昏時分吹來的冷風,以及樹枝雜草的搖晃,讓人倍感清冷。

女子按照智慧的說法,一個人孤單單的坐在一塊大石上,極目遠眺,就像一個孤單寂寞的女子,一個人在盼望遲歸的丈夫。

姚之富對她說,隻要她坐在那裏,盼望自己的心上人,冥想之前兩個人在一起的恩愛,她的心上人的靈魂就會慢慢朝她走來。隻要靈魂一回來,人也就很快回來找她了。

過了兩個時辰之後,女子完完全全進入了狀態,也許是天黑盡了,風大,或者擔驚受怕的原因,這時候,女子感到身體時冷時熱,心情煩悶,眼睛變得朦朧,她遙望的地方已模糊不清。

女子迷迷糊糊地看到一個俊俏的男人,身穿旗兵將服,腰裏還掛著將刀,微笑著,漸漸的走到了她的麵前。

女子一看,正是忽然離開了她,逃到新安去的情人,於是站了起來,責備他道:“我到新安無數次,將軍怎忍心拒我在外?”她好像忘記了智慧告訴她,這是那將軍的靈魂了,撲過去在他的懷抱裏。

那人道:“不是我不要見你,隻是那張朋良當官不過數月的時間,一心要在軍中做出樣子,不準手下接見一切家眷。我因在新安城中心中忐忑,知是你思念的緣故,所以就偷偷跑過來見你。”

女子摸他的手,冷冰冰的,沒有一點熱氣,痛心的道:“一路從新安走來,是不是路上風大,都著涼了。”她完全沉浸在失而複得的喜悅中。

煎熬了很久,這時候得見,女子全然忘乎所以,躺在他的懷抱裏,又親又啃。哪知這人乃是那鬼秀才所變,正是求之不得,兩人在朦朧中找了個幹燥的草叢,就要行雲布雨。

這時候一張帖滿符咒的大網從天而降,把這兩個裹的嚴嚴實實,白蓮軍士照著火把,齊刷刷攏過來,口裏呼道:“捉到了!捉到了!”

他們把女子從網裏拉扯出來,那女子還一個勁的掙紮,呼叫:“他就是我對你們說的將軍丈夫!”

眾人把火把去照看,都道:“姑娘仔細看看,這哪裏是你的丈夫呢?”女子勾頭去看,見那符咒絲網裏裹的哪裏是她的情人?原來是一個明代的白麵書生,穿著秀才的衣服,臉色發青,分明就是那鬼秀才。

眾人抬來一個大紅木箱子,連絲網和符咒一起,把鬼秀才裝到裏麵,蓋了,又上了鎖,攜著女子一起趕回軍營。

在路上,軍士都非常害怕,因為他們抬著的木箱子輕飄飄的,好像裏並沒有什麼東西,用手敲打著木箱子,問:“你究竟是人還是鬼?”

木箱子裏回答:“你們見人有這麼輕的嗎?我當然是鬼!”

軍士們更加害怕,道:“你不是鬼,你隻是一個冒充鬼怪的道士。道士都會施法使自己變輕,莫說鬼話來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