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三十六章:楊朝安之死(1 / 2)

從嵩縣、盧氏、西峽過來的旗兵見這天色陡然變化,一會白一會黑,心中驚慌,以為齊寡婦造反,乃是天意如此,哪有再戰之心?見白蓮娘子軍白花花一片,湧到熊耳山下,哪裏敢去追?

隻有洛寧的兵馬離南陽近一些,那裏的戰事早有耳聞,因此知道是齊寡婦弄法,不甚為畏,與欒川兵馬一起,跟在楊朝安快騎後麵,呼啦啦衝過去。

本以為齊寡婦衝出包圍圈後,會掉頭過來與旗兵一戰,誰知她腳步不停,朝欒川方向移動,一去就二十裏,就要靠近欒川縣城。

張朋良道:“齊王氏陶往欒川,如果不進欒川縣城,必然取道從江流而上,從龍峪灣迂回到秦王寨。到了那時她又成了第二個李通,在秦王寨裏據寨不走,那裏易守難攻,就拿她沒辦法了。”

楊朝安問:“你如何知道從欒川逆流而上,過龍峪灣後,就會到秦王寨?”張朋良道:“那時候她攻打秦王寨,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這時候,彭澤已打馬前來,道:“楊將軍,齊王氏移熊耳山朝北去,一會就到欒川。欒川縣城因調東兵馬出來,幾盡無兵把守。如果讓她一過去,欒川又落入她之手。”

“如果南陽方向有賊軍前來回合,在欒川有吃有住,我們倒是讓盜賊據了家,自己在外風餐露宿了。”

楊朝安便傳令下去,叫其他四個縣城的兵馬從大路湧向欒川縣城,他道:“務必在齊王氏到達欒川之前,進入欒川縣城。進城後,立刻在各交通要塞布兵把守,防止齊王氏又一次回到欒川去。”

他對彭澤已道:“彭大人留下一半人馬在此,與我尾隨追擊齊王氏。而您則趕快快馬加鞭,趕在四縣之前到縣衙,我這裏有巡撫景大人令牌一張。到了欒川,四縣兵馬皆由你調遣,務必把齊王氏拒在欒川縣城之外。”

“河道上嚴加防守,不能讓齊王氏從縣城的河道逆流去龍峪灣,為了以防萬一,河邊一切船隻、木筏,一切水上運輸工具皆放火焚燒。”

彭澤已領命而去。於是,數以萬計的旗兵鄉勇朝欒川集結。

楊朝安領自己的一百餘快騎和彭澤已留下的二百旗兵,尾隨齊寡婦之後而去,她快時快,她慢時也慢,終於發現齊寡婦見欒川已有重兵把守,繞過縣城,到達潭頭鎮,卻不進潭頭鎮,而是繼續往外走,到了重渡溝,才駐紮下來。

楊朝安見齊寡婦不走,也在距離齊寡婦不遠的山頭駐紮下來,正準備著人去通知駐紮在欒川的四縣兵馬,突然不知什麼地方射來一箭,正中自己的肩膀上。

他拔了箭,讓旗兵包紮了,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去秦王寨,因為中毒,回到陶灣時昏迷不醒,士兵們請道士來做法時,他做的那個夢。

此時此刻,不知怎麼的,突然的就曆曆在目:齊王氏把他壓在一墥磚塔下,自己被無數毒蛇吞咬,最後是已死了的父親救了他。

他父親道:“我兒身負皇命到這欒川來,這裏卻是我兒的歸陰之地,為父就要走了。告訴我兒一個秘密,如果與齊王氏交戰,凡是見有‘虎’或者諧音‘虎’的地名,都要速速通過,不要與她交戰。”

想到此,他就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趕快叫當地的土民來,問:“這地方叫什麼名字?土民群眾回答:“壺瓶溝!”。

他一聽到壺瓶溝的“壺”字,便聯想到“壺”的諧音“虎”字,又從虎聯想到羊,自己姓“楊”也與“羊”字諧音,羊遇虎豈能得生?這是在夢中亡父的告誡,不可不小心。

於是,楊朝安立即命令士兵拔寨起營,向重渡溝進發。當他們來到重渡溝後的一個山溝準備紮營時,又問當地的土民:“這地方叫什麼名字?”

當地土民答道:“這地方叫七胡溝。”

他一聽到“七胡溝”的“胡”字,又想到了“胡”字的諧音“虎”字,這一路行軍,弄得自己耳熱心跳,竟然連遇兩虎,這還了得?

他想,還是退回潭頭鎮去吧,一會,欒川兵馬過來,好歹人數多時,自己畏懼心小一些,當他正在心驚膽戰急忙後退的時候,齊寡婦的娘子軍已發現自己被楊朝安跟蹤,悄悄回頭而來,繞了過去,從壺瓶溝開始以扇形之勢包抄過來,到了七胡溝,已把楊朝安的三百人馬包圍了。

這一路雖不算遠,卻是朝前又退後,準備駐紮又要拔寨起營,把士兵們弄得不知所向。一直到天黑,仍然沒決定在什麼地方安營紮寨。

楊朝安仿佛知道自己要死了似的,把快騎將令交給張朋良,道:“人的榮華富貴,壽命長短,都有定數。巡撫大人景安,那時候命令我到湖北襄陽去,他道,齊王氏反時,要盯緊她。如果她不來鄧州,自是下了信陽,或到欒川去了。”

“巡撫大人說,你到了欒川,少與齊王氏正麵交戰,隻要把她拖在欒川不走,南陽姚之富定然來欒川與之相會,到了那時,即使南陽城破,賊軍已兵分三路,再不會朝河北去,紫禁城就離她們遠了,這是國家之大幸,也是朝安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