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道的最高境界。
道的最高境界是無極,就是什麼都沒有,就是指宇宙誕生之前,什麼都沒有,無時間,空間,萬物。
佛的最高境界是空,也是什麼都沒有也是指宇宙誕生之前,隻有虛空,無時間,空間,無萬物。
佛教和道教是修行的方法不同,但終點卻是相同的。
在武昌丁字橋南麵約兩公裏的盤龍山上,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古刹——蓮溪寺。它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一,也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女眾叢林”——尼姑庵。蓮溪寺創建於元末明初,當時的香火很旺盛。現今的蓮溪寺座北朝南,占地麵積約為1.2萬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築大都為元明時所建。蓮溪寺整個院落結構嚴謹,布局得當,具有中國木結構建築的風格,古樸典雅、玲瓏清秀,頗接近民居情調。該寺不僅以蓮花道場著稱於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中,同是還是著名的佛學教育基地。1928年在體空大師主持下,籌集資金開辦了著名的華嚴大學,三年內為佛門培養了30名遍及海內外的弟子,成為當時全國最高的佛學學府。
2007年5月24日,農曆四月初八。
距離蓮溪寺四十八公裏外的山坳,一座古樸的草屋坐立在山坳的一腳,平日裏寂靜的隻有早晚課能夠隱隱傳來佛音的山坳,此時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比丘。
無論是藏於深山苦苦修行的居士還是獨坐靜室靜修的比丘,此時此刻全部聚集在這個不起眼的山坳內,不多不少二十七名老者默默的站在了草屋外,半敞開的草窗內,一道穿著深灰色僧袍的纖細身影背對著窗口跪在一張板木榻前。
有些幹瘦的指間轉動著一串黝黑的念珠,嘴裏喃喃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低低的呢喃聲,斷斷續續中夾雜著哽咽,“癡兒、癡兒。”
耳邊突然響起的低喃讓纖細的身影微微的頓了一下,“師傅,惠清給您念經,菩薩說,一切苦難都會消失。”
伴隨著一滴滴晶瑩,略微有些沙啞的經文再次響起。
蒼白的麵孔,淨空目光慈愛不舍的看著眼前跪坐三天祈求佛祖保佑的孩子,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1977年,深山修行的淨空在山裏撿到被扔在狼洞門口的惠清,寒冬臘月,小小的惠清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滿是淚珠,看了看蹲在洞口卻沒有叼走惠清的狼王,淨空歎了一口氣,抱起了不滿周歲的惠清衝著狼王道謝後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