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萬年前定下的徒弟
自先民開辟洪荒已然七萬八千載。
七萬八千載,其中神話無數,無數神話隕落,無數神話誕生。
一萬兩千年之前,大禹王西去之後,便是諸神黃昏。
……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樂兮。當人生門。
天道貴生。鬼道貴終。
傳說昆侖有神西王母,擁有不死藥,世人皆以為真,往西昆侖一求不死藥,去者甚多,卻無一人往還,世人皆以為以得不死之身。
再有傳說昆侖往西三千裏,再往北行一萬三千五百裏便能看見不周山,據說不周山有通往天界的通道。
而天界就是諸神最後的歸宿。
故事便是從大禹王西去登臨不周山,歸去天界之後的一萬兩千年之後說起。
洛陽,北漢的都城,這幾日來進進出出的都是些僧道,又或者是隱世高人,這些人來都是為了‘問天大會’而來,此時的北漢新帝登基,要定下國教。
北漢本來的國教是佛教,隻是先帝過世之後,現在的皇帝覺的佛教的勢力過於的大,要束縛佛教的勢力,一個皇帝是不準有人淩駕於自己的頭上的。
南方是道教的地盤,自佛教傳入中原大地之後,便有了南道北佛的說法。
南道想北傳,北佛想南傳,隻是沒有機而已。
現在北漢皇帝要貶佛,道教覺的自己的機會來了,南方道教三門一宗皆派出了門人,一爭北方億兆百姓的信仰。
龍虎山天師道。
茅山上清派。
皂閣山靈寶派。
此三教為符籙派,世稱符篆三宗,就是著名的‘三山符篆’教派。
一宗是南宗,乃是金丹一脈的總稱呼,金丹一脈傳人甚多,各成一脈,不像其他門派,門徒成千上萬。
金丹一脈門徒,一位師傅隻傳二三位徒弟,有甚者沒有傳下徒弟。
因為修煉金丹的大部分都是南人,故名南宗。
故修煉金丹的,便都算入南宗。
當然,北方乃漢胡雜居,所以北漢除佛教之外,還有其他的宗教,這些的宗教說大不大,說小就很小,基本上就是拜神,得些神通就敢開宗立派。
南晉和北漢以黃河為界,黃河南邊有一個小村莊,叫‘大王莊’,是捕魚為生的。
這一日,大王莊來了一個道人。
頭戴陰陽冠,身披流雲衣,上繡五火歸宗圖,腳穿登天鞋,乍看去,便是有道修真。
這道人也不帶拂塵,空手遊天下。
“道人何來。”
“道人我名王度,字衝之,道號純鈞子。此來乃是度我那弟子”
“隻叫道人知道,我這村莊雖說非是大富大貴,但是這人家也是舍不得孩子出家為道。”
“貧道當度的有緣人。”
“不知村中可有去世之人。”
“倒是有一戶人家的孩子在早上去世。”
“此人便是我那徒兒。”
“可是道長,那孩子已然去世。”
王度掐指一算,道“此時正在閻君那來君審判,你且帶我去,貧道自有辦法救那孩子。”
“道長說的可是真的。”
“貧道雖然還未得道歸真,但是也修得一十七種神通。”
“請道長救命。”
“這……”
“那孩子本是我那兄弟的孫子,隻因為我膝下沒有子孫,故要過繼給我的。”
“你且帶我去,在此地,貧道也無能為力。”
“那道長快快請。”
兩人走了不過百來步,便看到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甚是清貧,門口隻不過掛了幾條白布。
“大哥,這道長說是能救活阿布。”
“這位老者,貧道有禮了。”王度道。
“道者何處仙山修煉。”
王度答道“卻在東南處仙磑山。”
“那道長何去。”
王度道“往北而去。”
“我家孩何德何能,入得了道長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