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2 / 3)

(2)音箱能發揮出最佳的低頻特性,則我們有了以下幾個必要條件:

①因大量采用吸聲材料可使有所下降,所以預先按高於目標值0.7的20%進行計算。

②求該音箱的最低共振頻率。

(3)主觀評價

實際聽音結果:中高音清澈細膩、層次豐富、定位準確。低音強勁有力,能量充沛,低頻下限潛得較深。整個頻帶的頻響非常和諧,演繹人聲及弦樂尤為親切自然,充滿著溫馨和甜潤,極富韻味和個性。非一般音箱所能及。

由於使用的是聚酯電容,解析能力略差些,提琴的發聲有點渾,改用聚丙烯無感電容後,細膩感有所提高。但就一般普通家庭來說,使用已十分充足,因惠威揚聲器的表現力是非凡的。

5.“日月”式ASW一體化組合同軸音箱

這是一款集成式、同軸式、密閉式、倒相式音箱優點於一身的一體化組合音箱,超低軔重放采用挑戰性的設計。低中音與高音重放則采用具獨創色彩的“日月式”同軸結構。由於設計時注意合理選型揚長避短,加上嚴謹精細的製作工藝,使各款惠威喇叭的高性能得以充分發揮,無論是造型還是音質,都給人一種整體和諧的美,達到了發燒友們夢寐以求的境地。

(1)設計目標

①具有寬廣平坦的放音曲線。

②無聲染色,能再現原音風貌。

③有優良的定位性能。以準確再現原聲象及聲場。

④整齊劃一的中大型一體典結構,雄健豪華、具現代感的外觀,可與高級係統搭配使用。

⑤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2)構思選型設計

基於上述目標,筆者經曆了半年多的構思選型、實驗探索的艱辛曆程。

如今,一個放大器頻率下限做到已非難事,而一隻音箱要把放音曲線平坦地延伸到20~40隻的超低頻卻難似登天,而今掀起的潮流對超低頻重放又有很高的要求。為此,國內外許多電聲名廠、設計師及發燒友們都在進行不懈的研究、探索。目前,比較常見的超低頻重放音箱形式有迷宮式、聲加濃炮式或電路提升式。筆者認為其中較前兩者結構簡單。便於製作,且失真最低。比較容易為廠家和發燒友接受,很可能成為今後的潮流。

低音喇叭前後各有一音室,容積基本相等,即喇叭前後方的負載基本相等。後音室密閉,前音室形成一個聲學濾波器,可通過諧振管發出豐富的超低音,基本原理與倒相箱的“倒相”諧振相似。不同的是其後音室密閉,皆振頻率以下的頻率成分不存在倒相箱的反相相消的現象,因而諧振點以下的衰減速率較小,約每倍頻程介於密閉箱與倒相箱之間,這或許便是隱可重放超低頻的奧秘所在。

對於諧振點以上的頻率,則以每倍頻約10%的速率衰減,可見工作頻帶在諧振頻率附近一帶。而低音喇叭的失真成分(二次、三次諧波為主)大部分已落入工作頻帶之外,自然也以同樣的速率衰減。即在傳出箱外之前,就已被箱內空氣濾除,所以議失真很少,聽感十分迷人。此外,喇叭即可達到喇叭的低音效果,相對的箱體可以小得多,既改善了瞬態特性又降低了成本。因而本製作首選。

由於頻帶較窄,諧振頻率取,便有以上的衰減。這樣的利弊各半,有利的是箱體本身就起到了分頻電感的角色,可避免使用價格昂貴、不便製作,又影響音質的分頻大電感(電感量4.5以上,耗銅線1.5公斤的以上)。試驗表明,接與不接分頻電感,對分頻效果影響不大,隻是擴音機負荷稍大一些。本製作擬采用雙諧振腔式,即在主諧振腔後增設一副諧振腔,使其諧振左右,兩腔的諧振頻率通過各自的諧振管調節,這樣輸出聲壓便有了雙峰特性,頻帶可拓寬,分頻點可上移。

一般謂箱體獨立,或作為30係統的低頻音箱,中高頻需另設一或二個小箱體。雖然這樣可避免相互幹擾,且可調節位置,減少相位失真,但筆者認為這裏沒有必要,一是這樣看上去別扭,心理上總有點分割感,係統也過繁雜,缺乏一種凝重和諧的整體美;二則是人耳対相位失真特別是低頻相位失真並不敏感,低音喇叭藏於箱內,相位也不好調節,因而決定采用一體化設計,在副諧振腔另隔一個獨立密閉的小室裝中高頻喇叭,至於幹擾問題,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解決。

為準確再現聲象,中高頻部分的設計也是至關重要的。本設計一反常態,采用兩隻高音加一隻中低音的獨特結構(暫且稱之為“日月式”),既實現了同軸,又縮小了功率差,提髙了可靠性與性價比(成本僅為啞鈴式的一半多一點)。

為使放音曲線平坦,還須對箱內各喇叭單元進行精心搭配。由於效率較低。人耳對低音又欠敏感,因而超低音選用很合適,因其功率大。

現與低中音的平衡;高音選用兩隻串聯。考慮到串聯後效率有所提高,阻抗的提高雖使聲壓低,但仍會比高1.54左右,這就恰好彌補了人耳對高音敏感度的不足,從而實現全音域的平衡。

箱體的結構及堅固程度對獲得純正的超低音來說,具有決定性意義。著名聲學專家李寶善先生說過良好的音箱應該是一個剛性體。本箱體較大若處理不當,就有發生強駐波的危險,但設計時把箱體分成四個較小的音室,各小音室的內部尺寸麼比若滿足不了2:3.5或1:1.25:2.6的最佳比例,也應盡量避免某個尺寸是另一個尺寸的整數倍。低中音的小箱體承擔著整個中低頻段的放音任務。決定了整個音箱的音色,更不可等閑視之。本設計用201X101厚的隔板把副諧振腔隔成一大一小的兩個梯形的音室,這種梯形結構破壞了駐波產生的條件,可避免染色,前麵的小音室作為低中音小箱體,隔板的兩個麵均貼上厚玻璃纖維,並加襯。這樣超低頻對低中小箱的幹擾才可減至最小。采取這些措施之後便為重放純正的聲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諧振管是超低音的咽喉。計不當也會導致失真。本設計將開口上移到離地板,並做成緊貼麵板向下彎曲的形狀,以避免管子內口離箱內副諧振管口過近,影響低音效果。為美觀起見,將諧振管設計成雙管形式內口比外口稍小,這樣更有利於聲音傳送,不過這樣麵輝諧振管開口下方將有部分懸空,在大動態時共振較嚴重,影響低頻清晰度,因而在管口下方的麵板上再貼上一塊兩邊刨成弧形的厚20的木板加固,這樣諧振管及麵板均很堅固,箱體也更美觀,大動態時,穩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