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江湖風雲 第一章 鳥家少年(1 / 2)

林雲派下屬追風堂堂主王興,領著二十多個武藝高強的手下,在一處繁華的港口處,正踏上一艘大型交易船,乘風破浪,向著遠方行進。

林雲派是宋國東郡下麵十九城中海城的霸主,早在十多年之前,林雲派就已經掃清了海城其餘所有幫派,那些幫派死的死,解散的解散,剩下的也已歸降。

海城沿海隻有一個港口,然而就這一個港口,幾乎養活了大半海城人,海城的人不種作物,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分散在海上那零零碎碎、無邊無際的島嶼上。

曆代海城人就是從這個港口出發,沿著各個島嶼收購當地居民打的魚,然後回到海城,來交易換取銀錢或其他生活所需。

距離海城有一個月航程的很遠的一個叫歸勺的小島,這個小島很大,島上有一千多戶人家,集中居住在東邊的一塊靠海的山坡上,每戶人家的房屋都是青石鋪成,沿著山坡曼延開來。

炊煙陣陣,雞鳴狗吠。吵鬧中卻又透露出安靜與祥和。

歸勺島村落西南邊靠近內陸的地方,有一處木板與青石簡陋搭建的一排小房,雜草蔓生,房子因年久失修,風刮日曬,蟲駐雨蝕下搖搖欲墜,既不保溫,又不納涼,隻能勉強算作一個棲身之所。

在昏暗的屋子裏,發出悉悉索索的起床穿衣的響聲。

一個清朗幹脆的聲音響起:“小科!小舉!小順!起床了,天一會就亮了。”隻聽一陣陣的哼哧哼哧之後,又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說好了哈,今天小舉摘白果,小順補網,我去弄吃的,讓生哥休息。”頭前的聲音道:“不用,不用,我沒事。小順今天還是去先生那聽課吧。”

屋子裏一共有四個少年,頭前說話的叫張生,年紀最大,雖長相普通,但十分清秀,身形單薄有些瘦弱,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已有十九歲的年紀看起來更像十五六歲。

後一個說話的叫張科,隻有十七歲身材卻十分壯實,看起來倒才是像一個哥哥,身材魁梧,寬肩後背,嘴角始終露出玩世不恭無所謂的笑容,即便別人盯他許久,他也自得然,絲毫不覺尷尬。

其他兩個少年,一個胖胖的一直憨笑的叫張舉,和另外一個更瘦弱,不愛說話,時常沉默但十分俊美的少年張順,倆人都是十六歲。

這四個少年共同住在這裏,雖是同姓又情如兄弟,但並不同父同母。他們四人是歸勺島上唯一一個村落張家村人,像他們四個少年一樣的人有一種稱呼,叫鳥家人。

鳥家人是張家村裏一群獨特悲傷的群體。

張家村的所有人,都是捕魚為生,與大海搏鬥,生活大都清苦,捕的魚也有大半需要上交,海城在每個島嶼上都駐紮了一名島吏,島吏管理著村子的所有船隻,每家每戶也隻有租用島吏的大漁船去大海深處捕魚,然後等待一月到來一次的貿易船。

張家村的島吏大家都叫王叔,王叔宅心仁厚,從來沒有克扣過村民的魚稅,自己在這裏也從來沒有為難過一戶漁民,船租隻是象征性的收取一點,僅夠自己生活及買書所用,又因為他也是村上唯一一個教書先生,深得大家愛戴。

常年與大海搏鬥,死傷不可避免,如果不幸葬身大海,那留守在岸上的孩童就被親朋家收養,但各家生活都是十分清苦,能收養的也是有限,有的自己的孩子平時還吃不飽,實在是無力再撫養更多的小孩。

這沒有被撫養的孩童就被稱為鳥家人。

村子裏有規定,鳥家孩童可以在岸上給人捕網,搬運魚到風屋及其他雜活來養活自己,沒有成家的,成家後孩子不到五歲的是不許租船出海。

這也是對鳥家人的一種照顧。

張生的父母是一對勤勞善良的夫婦,他們隻有張生一個兒子,他們取名叫先生,是希望他今後可以博學多才,以後可以在村子裏教書,這也是張生自己從小的願望。

他從小父母都沒讓他幹過活,都是讓他讀書識字,看各種各樣的書籍,張生的童年是幸福的,以前身材也很壯實。

張科,張舉,還有張順的父母都是在大海中喪生的,張生父親樸素善良,不忍心三個孩童孤苦,盡管自己家的生活還不夠殷實,還是毅然決定收養了這三個孩童。

然而不知道老天為何這麼殘忍,在張生十一歲的時候,一次普通的出海後,回來的卻是飄來的兩具屍體。

從那之後,十一歲的張生不但自己要生活,更是肩負了撫養三個弟弟的責任,往往辛苦一天得到的糧食大半都給了正長身體的三個弟弟,殊不知他自己也是正是長身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