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已經成為我們時代的一個不變的主題。由於科學技術力量的推動,我們的世界正處在飛速的變革之中。我們適應周圍變化的出路在於改革和創新。過去10多年的科技改革作為整個國家改革的一部分,使得全國的科技大軍能夠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的需要。
從改革之初,我們一直注意吸收國內外的新思想。然而,邀請一組國際專家對過去10多年的科技改革進行綜合回顧尚屬首次。在這次回顧當中,我們組織了多次座談和討論,提供一個讓國際專家組成員和改革所涉及的各方麵的相關者在一起交流思想的論壇。討論的本身和結論同樣重要。事實上,參加討論的人員有幾百人次。參加人員來自政府機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企業界。
從我個人參與這個項目各個階段的感受來談,我可以說,我們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個項目是成功的。甚至在這本《最終報告》正式發表之前,我們在政策考慮中就吸收了項目進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概念和新思想。
我在這裏要感謝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主席貝讚森博士和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博士。他們為了紀念兩個機構之間富有成果的合作15周年和中國科技體製改革10周年而發起了這個合作項目。我還要感謝國際專家組組長、主席科學顧問歐丹姆教授和國際專家組的每一位成員。他們為此項調查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他們有著設計和引導討論的藝術和科技政策領域不同方麵的專長。
這個項目的成功也是和科技部門以及有關單位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分不開的,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遼寧省科委、陝西省科委、廣東省科委、清華大學、鞍山鋼鐵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沈陽鼓風機廠等單位,我在這裏不一一列舉。我向所有參與項目的組織和回顧討論的人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科技體製改革要繼續深化。我感謝國際專家組成員在本項目結束時提出了一係列後續行動建議。這些建議得到了國家科委積極的反響。我們計劃結合國內的研究項目從中挑選兩個題目在近期集中精力搞好,一個是國家技術創新係統研究,另一個是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正當我們全力以赴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兩個長期國家戰略之時,我歡迎以及更廣泛的國際科技社會的繼續支持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