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破關國七十五年,正是破關國建立的第75個年頭。

破關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朝氣蓬勃,百廢待興。

破關國內共有6個宗派,分別是伊斯蘭派、儒派、道派、釋派、天主派、基督派。

七十五年前,破關大陸的一場六派之爭在東嶽泰山決了個勝負,六派的精尖力量全部彙集泰山。伊斯蘭派來的是宗主馬得來以及七位副宗主,儒派來的是皇帝孔順以及二十三位諸侯。道派來的是天師張魯及六位道長,釋派來的是佛祖釋迦摩托及座下的六位住持,天主派來的是教皇梵來那及兩位紅衣主教,基督派來的是牧師劉恩明及十二位長老。六派的幾位高手在泰山之上輪番對陣,從天亮打到天黑,從天黑打到天亮,竟鏖戰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泰山的日出讓他們都看了個三百六十五次,泰山的山頂也被轟成了窪窪溝,最終伊斯蘭派憑借高超的物資保障能力,源源不斷地能夠送來食物,其他五派聯手破壞過幾次伊斯蘭派的糧草線路,都沒能成功,伊斯蘭派喜好吃拉麵和羊肉串,通過糧草路線運來的麵粉和羊羔使得伊斯蘭派吃的比對手都要好,所以身體的營養一直都有保障,作戰也能夠一直保持著高質量,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而其他五派都沒有他這種優勢,唯一一個可以靠丹藥提升自己的道教因沒有料想到戰鬥能持續這麼長時間,導致帶的丹藥不夠了,以至於後來幾個月的戰鬥竟都是餓著肚子打的,所以伊斯蘭教憑借著拉麵和羊肉串大獲全勝,在破關大陸上建立了破關國。

天主派、基督派孤注一擲,元氣大傷,逃出了破關大陸,不知歸處。眾人推測,天主派是往西走的,應該是到了歐羅巴大陸,基督派是往東走的,應該是到了美大陸。儒派在這場戰鬥中見力量不敵,主要的幾個諸侯都已經受了傷,無力堅持,明智地選擇了投降。釋派和道派見大勢已去,一個跑去了破關大陸的少林寺,一個跑去了破關大陸的蓬萊山。

如此,釋派和道派就像是生活在破關國內的國中國。

六派之爭後,天下大勢已定。伊斯蘭派決心修養5年,然後再伐少林和蓬萊,把這眼中釘,腳中刺給拔掉。無奈少林在嵩山根深蒂固,易守難攻。而去伐蓬萊也不簡單,蓬萊多歧路、濃霧,一入山林,則失之南北,連人也找不到,更別提是攻伐了。唯一歸順的儒派,也不令伊斯蘭派放心,每日在大殿之上陽奉陰違,頗有臥薪嚐膽之意。因儒派中有一位鮮為露麵的長者,實力頗大,為六派人之上,令伊斯蘭派十分忌憚,所以不敢對儒派斬草除根。在如此表麵和和氣氣,一派繁榮之下,卻暗波湧動。

近日馬得來正拿著手裏的情報發愁,他白沙都已經抽了八盒了,腦門子上的愁苦都隨著煙氣把他這個人醃入味了卻還是沒有辦法排解。

他的小兒子馬宗懋今年才五歲,一蹦一跳的走到了馬得來身邊,立馬就被嗆得猛咳了幾聲,淚汪汪地在地上直不起腰來。一向心疼兒子的馬得來趕緊放下手裏的情報,去扶自己的寶貝疙瘩。

情報隨著空氣輕飄飄地落在了地上,落在了侍衛的腳邊,侍衛眉目向下一瞥,情報上用黑色瘦金體簡單扼要地寫著:基督派自外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