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康津城救人一命 倭國裏噩夢驚魂(8)(1 / 2)

幾個人在屋中閑談,令狐雲想起往事,心中總有一絲隱隱不安。賀若一家奇怪被殺,碼頭上兒子又被人調換,青山島遇險,這些事情總帶著一些隱秘和不解。如今在這異國他鄉,陌生之地,安順的事尚未調查清楚,若是兒子再有什麼閃失,那真是要了他的命。柳風見大哥一直癡愣不語,便扭過頭問:“大哥,你怎麼了?”連叫了兩遍,令狐雲這才回過神來,忙說“無事”,兩個人又坐了一會兒,眼見日頭已經西落,準備起身回去,令狐雲看著兒子,對曇慧道:“在這異國他鄉,你們沒有出使的文牒,萬一在外遇到什麼事情,多有不便。若沒有急事,最好還是待在房中。”柳風插言道:“大哥,你膽子也太小點了。他們出去也就來回走走,還能惹出什麼事。再說不是還有曇慧師父在嗎,憑他的武功,什麼事還能難住他。”心月鼓掌道:“就是,就是,柳叔說的對。”令狐雲臉一沉道:“休得胡鬧。”曇慧急忙說道:“令狐先生放心,沒什麼事,小僧就在這房中教令公子讀書識字,若是有事,我自會通知令狐先生也就是了。”令狐雲謝過曇慧,這才和柳風出了店門。

四天王寺方丈室內燈火高挑,老方丈圓澤盤坐在蒲團上一臉的陰沉。首座,監院,維那還有四個院裏的長老等,八九個人兩旁打坐。圓澤首先開口道:“智仁,奧殿著火的原因你可清楚?”智仁是寺裏的監院,寺裏大小事宜,他都有權查問,因此發生這樣的大事,作為監院應該一清二楚,然而大火被撲滅後,他連問了幾個和尚,也沒查出原因。此刻,方丈問起,智仁愧疚難言,說個“都是弟子失職,到現在並未查出原因”,便杵在原地低頭不語。圓澤說道:“奧殿著火,我等有負太子重托,皆是罪過,若不是發現及時,竟險些釀成大錯,毀了這一片淨土。如今我等不誠心懺悔,還有何麵目見我佛如來!”方丈說完默誦懺悔經文,眾僧跟著他低頭念經。沉靜的夜裏,房間內燭火搖曳,一片肅然。待誦經完畢,方丈道:“今天各位都累了,還是回屋休息吧。今天發生的事,咱們明天再說。”眾僧起身剛要離開,圓山突然走出人群,撲通一下猛然跪倒在方丈麵前,眾人皆是一愣,就聽圓山顫聲道:“師兄,都是我的錯,奧殿著火都是因為我。”

圓澤詫異道:“師弟,是你引燃了奧殿?”

圓山道:“是。”

圓澤道:“為什麼?”

圓山道:“是我不小心碰倒了燭火,引燃帳幔,奧殿才著火的。”

圓澤道:“未到上香誦經之時,你到奧殿裏做什麼?”

圓山支吾不搭,眾僧也是奇怪,便七嘴八舌問他,圓山見眾師兄弟逼的急了,隻說道:“各位師兄師弟還是別問了,都是圓山的罪過,圓山願意承擔就是。”

圓澤知的話中藏有隱情,便說道:“師弟,佛門弟子自當實話實說,怎可虛言欺瞞。縱有難言之隱,在同門之間,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你修行這麼多年,難道連著也不知嗎?”

圓山道:“師兄教訓的是,隻是——”

圓澤道:“但講無妨!”

圓山答應一聲,便把奧殿著火的前因後果,當著眾師兄弟的麵一一講過。圓澤不聽則可,一聽之下,又氣又惱。

圓山講道:“今天近午,在施藥院中碰到代雪,見她鬱鬱不樂,我便問了幾句。後來聽這孩子說起,剛剛在敬田院受了別人欺負,被一個從隋朝來的我佛弟子打了,還受了他們的奚落,因此悶悶不樂,還恨自己武功不好,打不過那個人。聽了她的話,我就勸慰了一番。看這孩子氣有所平複,我以為她也就不會在意這事,因此準備離去。待我剛要走時,這孩子忽然對我說,她想向我學武,學好武功便不會再受人欺負。”圓山講道此處,轉而對身旁的眾師兄弟說:“各位師兄弟,你們也知道,我那裏會這武功。”眾僧點頭,圓山繼續說道:“我也給這孩子說了,一開始這孩子不提此事,可後來又說想看寺裏的武學典籍,讓我幫幫她。剛開始我沒有答應,可這孩子不依不饒,還說隻要對自己學武有幫助的典籍就行,看兩天一定歸還。我見這孩子天資聰慧,又很誠懇,我的禪房裏正好也有兩卷,前一日圓難師兄托我歸還藏經閣的武學典籍,我知道那兩卷典籍普通不過,我便讓智詳取來給她。她看著高興,拿在手裏就立刻照著練了起來。誰知,這孩子心思隻在武學當中了,一個失手用苦無打翻了奧殿供桌上的燭台,等我發現之時,火已經燒到房梁,再想撲救已經來不及了。”

待圓山講完,圓難站出來說道:“圓山師弟說的不錯,一本是‘彌生錐’,還有一本是‘阿努飛刀’,前兩日我研習過後,正好碰到圓山師弟,托他代為放到藏經閣的。”這兩卷武學典籍,是從彌生族人和阿努依族人狩獵所用方法演化而來,是四天王寺武僧平常所練。

圓澤又讓人把智詳叫來,詳問經過。待智詳如實敘說經過,圓澤確定圓山說的不假。圓澤長歎一聲道:“代雪這孩子,心地善良,隻是她喜動不喜靜,頑皮了些。當初收這孩子為徒,一是她父對我又救命之恩,既然人家提出要求,我也就難以推辭;二則我存私心。想這孩子聰慧好學,若是好好教導,這孩子以後也能成為棟梁之才,到那時也能為輔佐我朝女皇殿下出一份力。”圓澤說到這裏,眼皮低垂沉默不語,沉思片刻後,圓澤抬眼開口道:“小野代雪犯了重錯,理當責罰。作為她的師父,也應當承擔責任。然她不是我佛門弟子,且年紀尚幼,無法處置。這一切罪過自當由她師父一並承擔。圓通師弟,明日早課完畢,召集眾僧到大殿前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