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1 / 2)

程頤坐在馬上遠遠的從高處看到下麵的城門大開,煙塵滾滾,人馬輜重,車輛源源不斷的從城門中迅速的出動。

其效率之高讓程頤頗為震驚。此前攻下的幾個城池,都是對方毫無準備,一看大軍開到便立即投降,簡直是兵不血刃。

可是眼前的這個城池,不僅堅固易守難攻,而且他們的軍人顯然在和平年代也訓練有素,非常的有秩序的出城,一點都不混亂。

而且仔細觀看軍人們的鎧甲,無論顏色還是形狀,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看到如此,程頤心想,這必是一場惡戰,不知道雙方有多少兵士要死去。

士兵在戰場上赴死本來就是理所應當的事,作為最高統帥,絕不能因此而膽怯。

可是,這些士兵,與他不僅是君臣情深,而且,這些士兵平日裏和他打成一片,簡直和親兄弟一般。

程頤不願意擅自犧牲士兵們的生命,即使要做出犧牲,也要慎重。但這絕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尊重生命和事業的表現。

程頤催馬走到兩軍陣前,靜靜的觀看對方的軍勢,找尋其陣中的薄弱點。並且仔細觀看軍人們的容貌,是不是疲憊,膽怯,畏懼,瘦弱,與自己的將士們比起如何。

程頤的內心正在不停地盤算這些。

但見平城的士兵,軍馬整齊,軍人顯然都是世襲武士,雖然是世襲,但是從小便在軍事學校內學習,無論是四書五經還是武藝,箭術,科學,都樣樣精通。

平城的士兵的素質上要比程頤的軍隊高出許多。但是短處就是隻學過理論,從來沒有真的上戰場上殺過敵。

平城的武士每每在學校裏學習不要臨陣畏敵,不要貪生怕死。可是誰也沒有真正麵對過一個敵人。麵對的隻是試卷,隻是老師的提問。

現如今,對麵的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而且這支軍隊的每一個軍人都是身經百戰,從死屍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

就這樣,平城的士兵站在陣前,額頭上,鬢角上都已經冒出了汗了。

而對方則仍然是氣勢洶洶殺氣騰騰。兩軍隻相隔20米。按照這裏的規矩。使用遠程的弓箭是膽小的行為,而且也不是大丈夫的打法。

大丈夫的打法就是麵對麵的用刀廝殺。

來到這裏,要征服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就要遵守這裏的規矩。

要不然這裏的每一個人都不會服從戰勝者的。勢必會掀起強烈的反抗。

隻有徹底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才能使敵人徹底地畏懼和拜服。

程頤來到陣前,他從容不迫,並且具有威嚴,上身保持挺拔,坐在馬上腰杆非常的直,胸也非常的挺拔,說明程頤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兩邊的人聚集在一起,上萬人,如此密度集中,人們的呼吸聲彙聚起來,都如同海上的巨浪聲。

平城的眾將官,使勁的盯著程頤看,似乎是非常想從他的臉上他的一舉一動中分析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否心懷畏懼,他是否真的想打這場仗,他的決心如何,他的士兵是否貪生怕死,是否都是老弱殘兵。

可是從程頤的臉上,除了散發出威嚴以外,什麼都看不出來。

程頤早已練就了一副撲克臉,他甚至連眼眉都不輕易的顫動,眼皮更不隨便的眨。眼皮是有特定規則的眨,而呼吸也是應用一個標準的節奏。

平城的士兵們有的心想:哼,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個人沒什麼個性。可也有的人讚歎不已的心想:嗯,這個人能控製身體到這種地步,可見他的心是多麼的堅毅。

平城守這時來到了隊伍的最前方,緩緩的催馬踏出美麗的步伐走到程頤麵前。抱腕當胸,欠身施禮,說道:“在下不知兄台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經過小城有何要求?請將軍隻管提,隻要本城能辦到的,一定為您盡力的辦到。”

平城守今天說話相當客氣。因為他很怕大動幹戈,一個是對自己的軍隊沒有信心,再者就是擔憂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