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故事之前,我先講一下我的故事。
我出生於一座北方的小城市,在很多人的眼中,那裏又小又破又落後,發展憑借的就是那裏的石油資源。提起那座城市,人們想到的就是那座油田和幾個著名的景點,剩下的就什麼都沒有了。後來,我的父親去了大城市工作,隻有我和我的母親還留在那座不起眼的小城。
那個時候我剛剛上完幼兒園,在對那時的記憶中,父親曾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快樂,幼兒園放學時能經常去接我,也經常帶我到附近的公園玩,還會回答我時不時就冒出來的一些問題。上小學的前半段時間裏,最快樂的事就是每周五和母親一起到長途車站去接父親回來,每周日下午去火車站送完父親後又會有一種傷心的感覺,然後又在每周上學的那幾天裏期盼著父親再次回來,如果得知這周五他不會回來,我甚至會有一絲難過。後來,我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也習慣了和母親一起居住在這座小城裏。
其實,這中間有一段時間,我也曾想到父親工作的大城市裏去上學,但那時他在大城市裏的房子都是租的,沒有那裏的戶口,我也無法在那裏上學。後來盡管買了房,但因為種種原因,好不容易遷過去的戶口又被迫改了回去,在那裏上學的計劃也跟著落空,隻好繼續在那座小城裏上初中。
從那時開始,每年的寒暑假在大城市裏跟父親一起過,上學時在小城市裏和母親一起過,就這樣度過了初中。由於最後在學習上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我中考的發揮有些失常,幸好那時的中考還沒有改革,憑借著我副科成績的優勢,擦著線進了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
在去高中報到的那一天,我的母親帶著我和她的幾個同學一起在高中旁邊的一家飯店吃了頓飯,以慶祝我高中階段的開啟,也在那時告訴我高中生活的艱苦和那三年的關鍵。當時我也是滿懷憧憬,期待著以後的美好生活和將來進入一所好的大學時的興奮。
由於要在網上上外教的網課,母親讓我辦理了走讀,整個高中三年,每天早上和下午去上學,中午和晚上回家。這樣的生活過了三年。這三年裏,剛開始,我的學習還算有點勁頭,想著未來能進一個好大學。後來我就逐漸鬆懈,一方麵是學習的東西難度增大,沒法一下子學會;另一方麵是總覺得時間還很多,現在就是想放鬆一下。現在回想起來,從高一上學期的下半段到高三上學期的下半段的那兩年時間裏,我的學習狀態是真的差,尤其是中間疫情前的那段時期,真的就是學啥都學不進去,每天基本上都是在混,不完成作業,上課犯困也成了常有的事。雖然那兩年中也采取過努力的措施,成績也有過提高,但那都隻是曇花一現,好不容易看到了點希望,就又掉下去了。高考成績倒是過了本科線,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後來父親送我去複讀,複讀的學校是他所在的那座城市的一所公辦高中。當時的我其實並不想複讀,想著先上民辦本科,然後在考研去別的學校。但當時也是家裏人的一再建議,而且報的那些誌願也都沒被錄取,所以隻能選擇複讀。當時我也是高估了自己,認為這一年一定會有大幅提高,然而中間因為自己的不認真,惹出了不少事,學習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結果考出來的成績還不如第一年,無奈之下才選擇繼續複讀。可第二年又過於害怕再考不好,又特別渴望快速提升成績,剛開始還有一些學習狀態,後來幾次成績沒上去又過於著急,給自己的壓力過大,也沒有發揮好。後來明白該怎麼學了,經過一些分析,學習態度是沒有問題的,學習方法也隻需要在一些方麵上做一些完善,如果能調整好一些心態還是很成功的。然而家裏人也不讓我繼續複讀了,我隻是被迫上了一個民辦本科。
從小到大,在家裏人的眼中我總是比同齡人落後一些,即使是現在,家裏人說得我沒有任何優點。這麼多年下來,我也漸漸地習慣了,平時自卑慣了,就想通過做成一件大事來向家裏人證明我能改變,也能做好我自己。這麼想也不能算錯,但就是容易心態不穩,過於著急,想著辦一件好事卻弄巧成拙,之後又是一大堆的批評,後來我自己也有點不敢向家裏人說出我內心的想法了,總覺得自己說啥都是錯的。
這個暑假,我決定去找一份工作。一方麵是因為我從小到大花了家裏的不少錢,上民辦本科更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我從來沒有為家裏賺過一點錢,所以我打算打個暑假工,賺出一部分學費或生活費,給家裏減輕一下負擔。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曆,鍛煉一下自己的心態和意誌力。
起初我打算在飯店或商場裏,但由於工作時間太短和一些店家已經招到了短期的員工,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七月份的時候沒有連續的一段時間,要出去旅遊,又要回老家看看,中間一小半的時間在外出,真正能拿出一大段足夠長的時間時,已經到了七月底了,就算工作也最多隻能幹一個月。最後,隻能看上外賣這樣主要是短期工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