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青城夜色(1 / 3)

話說南明永曆十年,李自成,張獻忠已死,明王朱由榔獲悉闖軍尚有一些人馬,便采用聯闖反清的方針,封李定國為晉王、孫可望為秦王、劉文秀為蜀王。聯闖抗清的策略很快奏效,整個抗清形勢大有好轉。

時值二月初春,福建華安縣鎮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鎮上最大的一家客店叫作“平安客棧”,這家客店客舍雖然寬大,但此時卻是分外擁擠。

天色漸暗,忽聽得馬蹄聲響,三騎馬急奔而至,停在客店門口。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掌櫃的,給備三間寬敞幹淨的上房。”說著便向堂上闖了進來。

眾人見到這老人,心中都是陡然一凜,隻見他五六十有餘,神情倨傲,身穿紫色的長袍,衣襟處露出一絲金紋,服飾頗為華貴。這老人身後跟著一男一女,男的劍眉星眼,麵若冠玉,女的卻是清麗秀雅,莫可逼視。那少年身著白衣,少女都穿淡綠衣裳,各配帶著一把古樸的寶劍,劍柄中各鑲著一顆明珠,一紅一綠,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頭大小,發出淡淡光暈。

店夥躬身陪笑道:“大爺,你瞧,這些客官們都是找不到店房的。你三位若是不嫌委屈,小的讓大家挪個地方,就在這兒烤烤火,胡亂將就一晚。”那老人心中很是急躁,但瞧這情景卻也是實情,蹙起眉頭不語。

三人坐下不久,店夥便送上飯菜。那紫袍老人酒量甚豪,喝了一碗又是一碗,那少年和那文秀少女也陪他喝些,聽他二人稱呼乃是師姐弟。那少年稱老人為二叔。

眾人圍坐在火堆之旁,聽著門外風聲呼呼,一時都無睡意。

一個山西口音的漢子說道:“這天氣真是折磨人,老天爺可真不給人好日子過。”一個福建口音的客人道:“你別怨天怨地啦,你隻要當年在我們同安城中住過,天下再苦的地方急涑砂怖治選?

一個廣東口音的客人問道:“請問老兄,那同安城之中,卻是怎生光景?”那潮州客人說道:“八年前,滿清大軍猛攻同安,同安城糧缺兵少,幸蒙陳教諭奮力抗敵……”

廣東客人問道:“那陳教諭是否就是同安教諭陳鼎。”福建客人道:“正是。”

廣東客人道:“聽說這個人年少時候兩度中舉,文武雙全。當年崇禎帝有心留他在朝廷做官,但正逢李自成攻克北京,後來沒人再提起他了。原來是去同安做了教諭,想來真是可惜。”

那福建客人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這陳鼎退隱之後,並不在同安做教諭,而是回鄉躬耕,後來鄭成功將軍收複同安,找到陳鼎,才讓他暫代同安教諭一職參政,但實為同安守將韓將軍的軍師。”

那同安人道:“是啦,陳教諭精通兵法,神機妙算,那韃子始終打不下,別的地方卻是手到拿來,聽說附近的城地全被清兵占了,我們同安始終屹立如山。後來定南王孔有德親臨城下督戰,可也奈何不了我們同安人。”

那廣東客人問道:“那孔有德有什麼厲害的?”那同安人道:“那匹夫攻不進同安,便耍盡詭計,先是裝成退兵,然後挑撥韓將軍和陳教諭的關係。韃子使出這等詭計手段,但都被陳教諭識破。後來韓將軍得到清兵運糧的假情報,不聽陳教諭勸阻,率軍出城劫糧,結果中了清兵埋伏,氣急攻心,一時心髒病發死了。同安城裏沒了主將,韃子一攻,當場便守不住。大家一樣拚命死戰,可是已經沒用。後來聽說陳教諭不願落入敵軍之手,在明倫堂自縊了。”他說到這裏,聲音竟有些嗚咽,眾人同聲歎息。

福建客人又道:“陳教諭有個兒子,當年同安城被攻破後時他逃走在外,孔有德派下軍馬追拿,那陳教諭之子雖然隻有十五六歲,卻是連施妙計,眼見要被追兵逮住,卻不知道怎麼地,數十名軍馬都接二連三死於非命。”

旁邊送酒的夥計忽然歎道:“其實我們漢人中聰明才智者各地都有。別處的人就不必說了,我們九龍江,就有一位可光複明室的奇人異士。”

那紫衣老人聞言一震,連忙問道:“那是誰啊?倒要請教。”那夥計道:“鄭成功將軍一年前收複九龍江,清兵兵敗如山,你道是為什麼,除了鄭將軍用兵如神外,其實一位叫‘玄天上帝’的老人暗中對清兵施了法術。”

眾人齊問:“甚麼法術?”

夥計道:“前年清兵占領了九龍江,但卻夜夜不得安寧,每天夜裏,都在營地附近,有淒慘淩厲的鬼叫聲,讓人毛骨聳然,雙腳發軟。夜晚看守的清兵也不敢走得離營地太遠,所以每次鄭將軍的軍隊到了他們的跟前,他們才發現軍情,這時抵抗已經來不急了。”

廣東客人道:“這位老弟的話的確不錯。隻不過你說的鬼泣之聲,並不是什麼法術。”

那夥計搖頭道:“那玄天老人的法術,是小弟親眼所見。前年清兵入華安城第三天,那將領在營中暴斃,他的首級卻高懸在華安東門的鍾鼓樓簷角之上,在一根長竿上高高挑著。這事若不是玉皇大帝派的玄天老人,卻是誰幹的呢?”眾人嘖嘖稱奇。

那白衣少年奇道:“你親眼見到他會法術?你怎會親眼看見?”

那夥計微一遲疑,說道:“當年清兵入城,我躲在一處荊棘叢中,這才逃過一命。當晚看見那清兵將領帶著護衛從旁邊經過,我一直伏在荊棘叢中大氣也不敢出,就當一個清兵到我麵前,目光看向我這裏的時候,我心裏想已經小命完蛋了。沒想到這時候四周狂風大起,卷起一陣狂沙落葉,落葉之中,天上降下一個白發長須,手著木劍,身道月白道袍的老人,那老人對眾清兵道:‘韃子入關,戕害生靈。我乃道教密宗之玄天上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普福生靈,操扶社稷。’說罷,木劍指動,那清兵將領的頭顱便咕碌碌地從滾了下來,掉在地上,那玄天老人再一指,那清將的頭顱飛上天去,掛在了華安東門的鍾鼓樓簷角之上。”

他話未說完,一個神情粗豪的漢子大聲說道:“不錯,‘玄天老人’下凡人間,就是要趕走韃子,反清複明。”一時間群情激昂,紛紛說起玄天老人救助漢人,對付清兵的事情來。

那白衣少年突然插口道:“你是神仙,我也是神仙,哼,神仙也未免太多啦。”

那廣東客人凜然道:“這位小兄弟說那裏話來?江湖上的事兒小人雖然不懂,但那位玄天老人深涉敵營,拯救漢人,就算是真武大帝下凡也不過如此,你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以此人為號令?”

廣東客人歎道:“眼見韃子勢力強大,要光複我大明江山,談何容易。”客店夥計道:“除非請玄天老人做宰相,那才能打退韃子,天下太平。”

那白衣少年又插口道:“哼,他也配做宰相?”那夥計見少年再三輕薄自己的救命恩人,怒道:“他不配難道你配?”那少年怒氣上衝,喝道:“你是甚麼東西,膽敢對我無禮?”眼見那夥計手中執著根撥火鐵棒,他隨手從地下拾起一段木柴,在撥火棒上一敲。那夥計手臂一震,隻覺半身酸麻,當的一聲,火棒脫手落在地下,火堆中火星濺了起來,燒焦了他的衣服頭發。眾人失聲驚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