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世(一)(1 / 2)

在正式閱讀本書之前,請允許我介紹一個名詞:陰陽先生。

陰陽先生,在中國是一門古老的職業,最久可以追溯到到商周時期,再往前那就是傳說了,至於其真實性,隻有老天知道。這是因為現代的社會科學隻研究到了商代。據資料記載:那個時候的人們,每當人們要修建城市,房屋和墓地時,或者要遷移時,都要卜宅卜地,也就是說用陰陽法來選擇宅地,鄰居和墓址。《左傳》有雲:“非宅是卜,唯鄰是卜。二三子,先卜鄰也。”這實在是太講究了。

所謂陰陽,原是相地中的說法,陰為不向陽的暗麵,陽為太陽能照到的光明的一麵。一般說來,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山之南,水之北為陽。

時間到了商朝末年,周文王編寫出《周易》之後,陰陽一詞就由單純的明暗的比喻,擴展成為包羅萬象的東西了。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就提出了“陰陽五行”之說。慢慢的“陰陽”從而演化成為“道”的基礎。此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也。”,“陰陽不測之謂神也。”由此,演化出所有道家學派的理論基礎。同樣,它也就成了相地學的基礎理論了。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陰陽學說經過發展也成為其中之一,被稱為陰陽家。這大概就是陰陽先生的前身吧。

同樣這個時期,陰陽家分為兩派:治學派與實踐派。專一的治學的大師往往不一定是實踐的名家,但是實踐的名家一定在治學方麵有深刻的研究。在這裏,在介紹一個名詞:堪輿。所謂:“堪”,就是指天道。所謂:“輿”,就是指地道。堪輿,就是合天地之道,以斷地勢。從戰國的中後期起,就有了專一的相地的工作者,這就是堪輿家。也就是兩派中的實踐派。而堪輿的理論基礎是“地理”學說。《管子》有雲:“上逆天道,下絕地理,故天不予時,地不生財。”東漢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對“地理”作了這樣的解釋。他認為:“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穀謂之理。”唐朝大家孔穎說:“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地理。”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是指地勢的結構和調理。堪輿家隨著時間的進化,逐漸變成後人口中的“風水先生”了。

曆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陰陽先生的業務也就不斷地多元化。可以看風水(選宅地,墓地),操作紅(喜事)白(喪事)事,跟兼顧溝通陰陽,捉妖拿怪。總體來說,陰陽先生就是吃陰間飯的,現實中人們對陰陽先生還是比較敬畏的,不過在我看來,恐怕“畏”字多一點吧。

好了,知識就先惡補到這裏吧,故事正式開始了。

我叫李雲瀟,乍一聽,像個女孩子的名字,大家別搞錯了,這名字是父親給我起的,說句實在話,我也對這個名字很不滿意,一個大男人卻起了一個女孩子名字,讓我感到非常的鬱悶,按照我們李家家譜上起名字的輩分排序,我這代正好占著一個“雲”子,用老人們得話說,我是雲字輩。我的父母雖然都是高中文化水平,高中學曆在我父母那一代也算是高學曆了,即便如此,但是在給我起這個名字的時候著實讓他們頭疼了一陣子。後來還是我父親靈光閃現想出了個辦法,他拿出了一本字典,對母親說:“閉著眼睛任意翻一頁,翻到哪一頁就用這一頁的第一個字當我的名字。”說來也巧,翻到的那一頁上的第一個字正好是個“笑”字。於是乎,我的名字就成了“李雲笑”,這可是個非常典型的女孩子的名字,我的母親不幹了,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起個女孩子名字,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因為名字被別人笑話,她說什麼也要讓父親重新給兒子另起起個男孩子化的名字,不久爺爺奶奶也隻知道了,他們同樣也不希望自己的孫子起個女孩子名,同樣要父親重新給我起名,最後沒有辦法,父親隻好妥協了,他指了指同一頁的一個“瀟”字對我母親講道:“那我們兒子就叫雲瀟吧,雲過竹林風瀟瀟嘛,很有意境”。於是我就正式命名為李雲瀟,雖說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是像女孩子名,但是父親搬出了自己的那套理論——男孩子去一個女孩子名好養活,有福氣。可是到現在我並沒有覺得我的福氣在哪裏?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接下來我要給你們講一些事情,你們聽了或許感到不可思議,有的或許要罵我,說我瞎編,其實大家不必生氣,這種事情信則有,不信則無,當然你們也可以當成故事來聽,不必過於認真。

我是SD人,老家坐落在魯中平原上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個縣城,但是戰爭時期卻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縣裏有個被人稱為“江北小江南”的地方,說白了就是個麵積幾平方公裏的湖泊,湖裏有幾個小島,長滿了蘆葦,沿湖有幾個村子,幾個村子的人就靠湖生活。這湖的來曆不小,據說可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此訓練軍隊時,萬馬踏出來的,所以稱馬踏湖。別看我們這樣的一個小縣城,出的事情卻不少,這還真應了那句老話:廟小妖風大,縣小是非多。我出生的那個村子,可以說是縣裏最小的自然村,有兩條河在村東頭合為一條,形成三個叉灣(一條河從東向西流,在我們村東頭轉向北流,另外一條向東流在村東頭合為一條),所以我們村就叫做三岔灣。村裏自古流傳著一句瘮人的話:三岔灣,黑瞳瞳,鵝毛沉底,蚊子如雕大,一口吃半斤。這個灣就是說的是村東頭的那個叉灣。就這樣一個村子,在解放前,以村東頭的河為界,河西為共產黨占領,河東國民黨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