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搭後語(1 / 2)

一方藍天,一片綠草,一匹瘦馬,一個少年。

小時候寫作文,主要角色出場時,總要先描寫一下他的長相,這叫刻畫人物,是得高分的關鍵,無外乎做好事的就濃眉大眼,偷錢包的便賊眉鼠眼——可見眉毛和眼睛對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

幾十年下來,其他毛病改了許多,這習慣卻一直變不了(應試教育害死人啊),寫了四個一後,我便拚命在資料中尋找關於努爾哈赤外貌的文字。哎,找著了——龍顏鳳眼,偉軀大耳,好!

好過之後,我又犯了難:奶奶的這不是套話嗎?誰見過龍啊鳳的,姚明一定是偉軀了,俺也不能算微生物吧(身高一米七,體重九十公斤——作者自注)?幸好資料裏說後邊還有一張他的聖像,翻出來自己看著刻畫吧!

坑爹啊!看著這張聖像,隻有這個詞能表達我目前的心情。

有限的常識告訴我,畫像和照片是有區別的,特別是中國畫,貴在寫意,即便是工筆人物,也要加著一些想象在裏麵。但既是聖像,這些象一定是往好的地方想,除非畫師是個腦殘!PS過後的藝術照還是這樣,我隻能說,努爾哈赤先生長的太對不起觀眾了,換到今天,不開著寶馬怕是絕找不到老婆的。

失望啊!《我的大清國》開篇就碰到這種問題,讓俺覺得是不是有必要繼續弄下去了。好在作者是個有毅力的人,座右銘是“堅持到底就是愛拚才會贏”(掌聲),三秒鍾的猶豫後,我立刻決定將上麵的四個一改成:

一方清澈的藍天,一片碧綠的草地,一匹可憐的瘦馬,一個醜陋的少年。

這個醜陋的少年就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大清朝的締造者、女真民族優秀的兒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同誌(熱烈的掌聲)!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和他的名字是有很大關係的:譬如劉翔,人家牛的就是飛翔,跨欄當然是小菜了;又如趙本山,明告訴你老趙家的本事是侃大山,不演小品難道去掄大錘?再比如我叫乘風歸去公,一定……嘿嘿,這就不說了吧。但努爾哈赤這個名字為我徹底洗了一次腦,讓我知道隻要人牛,皮還是次要的。

憑良心說,老努同誌的姓還是不錯的,很好很強大。愛新在滿語中是“金”的意思,覺羅是“族”,金子一樣的民族——既貴重,又是硬通貨,適合保值收藏……呸,扯遠了,再加上老祖宗們在宋朝時候建過一個大金國,雖然最後被蒙古和宋兩麵夾擊,象麥當勞漢堡中間的牛肉餡一樣被吞了,但輝煌時也曾把大宋的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請去做舞男,還是很有名氣的,這樣的姓含著不忘傳統的意思,頗具憶苦思甜的味道。

但老努同誌的名字就太那個了,努爾哈赤在滿文裏的意思是“野豬皮”。也不知道他爹娘是怎麼想的,孩子再醜也是自己親生的,取個這麼又厚又硬的名字,叫他以後咋混?忒沒文化了吧!

等等,資料上說他爹當過明朝的都督,他娘也是都督的女兒,都不象文盲,那麼取這個名字一定含有深意。什麼深意呢?我邊寫邊算,你們邊看邊猜吧。

人要想幹出番事業來,除了自身的努力,機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還沒有確立從事改朝換代這種高難職業前,“野豬皮”在十歲時,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機會,讓他在選擇工作時有了明確目標。

這個機會就是——他娘死了!哎喲,哪個缺德的扔的臭雞蛋?

大家靜一靜,保持文明禮貌,那個拿西紅柿的,別以為我沒看見你要丟過來!什麼?你吃西紅柿,吃吧,坐那兒吃!聲明一下,我是個有同情心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努爾哈赤的痛苦上,他長的再醜也不會(沒有掌聲,大家都在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