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的張然躺在床上思索了許久,溫州人的出現讓張然的思維方式跟以往發生了些許變化,如果說今天之前,張然一直在為扭轉家人和自己的命運做努力,那麼今天開始,張然便要開始想著,如何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奇跡,重活一遭,他不能滿足於眼前相對安穩的現狀。
張然苦思冥想,沒係統學習過經濟的他隻是對溫州炒房團和房產泡沫有一些常識性的了解,據他的印象,溫州炒房團其實是2000以後才進入大眾視野的,原因是溫州人成功操控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幾大核心城市的房價,但是溫州炒房團卻不是2000以後才有的,如果說2000以後的溫州炒房團是正規軍的話,那麼這些人在2000以前,就是活躍在房地產業的散兵遊勇。
散兵遊勇並沒有太多的組織紀律性,互相間的合作活動也並不多見,大多數人的力量並沒有被凝結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小城市裏哄抬房價,手段也十分簡單,前期類似於買空賣空,後期得到資本之後,再做壟斷性開發,繼續抬高房價並且越做越大。
就拿新州來說,本來是沒有幾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大部分的國企工人都住在單位分配的房子裏,買房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夢想,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買房的需求,但是炒房客來了之後,一夜之間,新州市區裏所有能找到的新房都被搶購一空,市場一下就發生了突變。
由於城市小,所以“買空”對於炒房客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很快,房價便竄出了第一步,當人們發現房價剛開始上漲的時候,沒有購房需求的人還沒有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而那些亟需新房的人,卻不能等下去,其中最要命的一種人就是:要麼自己要結婚,要麼兒子要結婚。
這些人忍受了竄出第一步的房價,卻引發了更為嚴重的蝴蝶效應,現房開始越賣越少,價錢開始越賣越高,可是現造房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造好的,所以使得連那些原本沒有購房需求的人也開始意識到了恐慌,或許他們的孩子還在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但是他們卻不得不為孩子的將來而擔心,在當這批人也變為搶房大軍的時候,市場就真正的瘋狂起來了,有人說21世紀中國的經濟是:GDP=搞地皮,這句話一點不假。
現在的新州還沒有真正開始房產泡沫,城區內商品房價格穩定在每平方五百元上下浮動,但是房產泡沫一旦開始,房價會發生巨額漲幅,而房地產開發建設也會像井噴一樣出現,99年的五百元,十年之後的漲幅達到了十倍。
張然知道自己對房產泡沫的大趨勢根本起不到任何影響,他現在想的便是如何能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積累下一定的資本,這使得他想到了慕晴和董禮,這兩個自己認識的有錢人,但是慕晴致力於做紡織品生產深加工,董禮一直以來扛鼎的生意是煤礦與路橋公司,這兩個人,到底誰更傾向於房地產買賣呢?
畢竟在張然的眼裏看來,房地產是21世紀中國最暴利的行業之一,如果誰能趕在這個時候第一個開始轉型,那麼隻需短短數年便能賺的盆滿缽溢。
第二天一早,張然便接到了慕晴打來的電話,昨天晚上已經跟父母說過要陪著慕晴去省城的事情,父母也都點頭同意了,所以張然便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匆匆出了門。
等張然到大門口的時候,慕晴已經駕車在此等候了,一見麵,慕晴便問道:“吃過早飯了沒?”
“還沒來得及。”張然坐進車裏說道:“爸媽還睡覺呢,好不容易休息一天。”
慕晴點了點頭,從後麵拿過一個塑料袋,說道:“麵包和牛奶,給你買的,牛奶還熱,趁熱吃。”
張然接過早點,問道:“你吃了嗎?”
“早就吃過了。”慕晴微微一笑,發動汽車道:“咱們走吧,爭取十點半到省城。”
路上,張然試探性的問了慕晴一句:“晴姐,你對房地產了解多少?”
“房地產?”慕晴思忖片刻,道:“了解不多,不過大致說來就是買地、建房、賣房嗎?”
張然點頭問道:“那你覺得房地產的利潤大不大?”
“還成吧?”慕晴笑道:“我對這個也不是太了解,但是我覺得房地產有很大的地域限製,房子雖然也是商品,但是基本不具備流動性,不像加工生產企業,隻要有渠道,可以將自己的商品賣到全世界,房地產隻能在一個地方做,做到再大又能怎樣?你看世界五百強的企業裏麵,哪有一個是做房地產生意的?”
張然有些悻悻,聽慕晴的語氣,對房地產這種生意似乎並不上心,甚至於說都有些瞧不上,的確,房地產開發的限製性太大,但這裏麵的利潤空間卻是其他行業很難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