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1 / 2)

吳曉陽本來叫吳小陽,新名字是李老師幫他改的。

張月和李老師的喜事辦的很冷清,算得上是南平村曆史上最冷清的一次。

李老師今年三十六,是南平村小學的校長兼一二年級的班主任,南平村二十五歲以下的人差不多都當過他的學生。李老師為人忠厚,按理說人緣應該很好才對,隻是他不愛張揚,簡單請了些親戚朋友,由嫂子和妹妹幫忙燒菜做飯湊了兩桌酒席,設在自家的堂屋。

知道內情的人都會說上一聲李老師虧了。按說張月長得漂亮又能幹,年齡也不算大,以李老師的年紀找了這麼一媳婦該滿足了,可是南平村的人都說吳老師是拿工資的,人又好,沒必要娶媳婦還帶一隻拖油瓶。

拖油瓶吳曉陽舉著酒杯站在李老師麵前,客人在一邊起哄說叫爸爸,張月掐了一下他胳膊,吳曉陽舌頭打了幾轉,輕輕的一聲“爸”好不容易出了口。

語音未落李老師便拿著準備好的紅包往吳曉陽口袋裏塞,身邊親戚朋友們拍著手,酒足飯飽著準備去鬧洞房。

吳曉陽踮著腳把碗放到桌子上,舀了水洗臉洗腳,然後回了房間。桌上擺著張月用兩塊手帕縫的書包,吳曉陽不喜歡。那時候男孩子大多數背那種軍綠色的書包,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和別人不一樣。可是這些也隻是想想而已,並沒有跟媽媽提起過。

房門關上了還是能聽見外麵喧鬧的聲音。吳曉陽把李老師給他的一年級課本攤在桌上,拿著鉛筆一筆一劃地寫字。

吳曉陽今年四周歲,父親在他沒滿周歲的時候去世,三歲的時候有人介紹李老師給張月,自那以後吳曉陽跟著李老師學認字背詩,吳曉陽聰明記憶力又好,李老師想著九月初開學就把他放在自己班上聽課,如果能跟上課程就直接入學。

南平村隻有幾百戶人口,自然沒有幼兒園,小孩都是赤著腳到處瘋玩,家長看著覺得年紀差不多了就給送到學校去,年紀最大的有到十一歲才上一年級的,像吳曉陽年紀這麼小就能認字的幾乎沒有。

有人開了門,吳曉陽抬頭,是李老師的妹妹,自己該叫姑姑。

吳曉陽叫了聲“姑姑”,李珍點點頭,說洗了臉就先睡覺吧,小孩子不要睡太遲,沒等他答話就拉了燈繩走了出去。

吳曉陽滑下凳子,爬到床上乖乖地閉上眼。

李珍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見到吳曉陽。小孩兒穿著件綠毛衣,針腳很平整,應該是出自張月之手。吳曉陽長相隨媽媽,大大眼睛尖尖的臉,典型的秀氣小孩兒。李珍想到自家兒子嶽朝,明明同歲看上去好像比他高了半個頭不止,皮膚倒是一樣白淨,長相可比不上他。

吳曉陽看起來十分內向,晚上大家吃喜酒時,他隻一個人捧著碗走到張月身邊,拉著她的衣角示意她給自己夾菜,夾完之後又縮到一邊,筷子拿的低低的,小口小口地嚼。李珍不喜歡這樣的小孩子,她也知道自己的心態,一是覺得這樣的孩子心機太沉,二是對張月的不屑連帶地影響了對吳曉陽的看法,三是她不想承認的,吳曉陽比嶽朝更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