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棗味甘,調和百藥,益氣養脾,中滿休嚼。
釋義: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心經。能調和百藥、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神疲倦怠,血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以及婦人髒躁、虛勞不眠等。痰濕中滿者不宜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主治:脾虛證,髒躁,失眠。
配伍應用精要:
大棗配人參、白術,補脾益氣,治脾氣虛弱之消瘦、倦怠乏力、便溏。
大棗單用,養心安神,治虛勞煩悶不得眠(《備急千金要方》)。
大棗配小麥、甘草,養心安神,治心失充養之髒躁、心中煩亂、悲傷欲哭、哭笑無常,如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大棗配藥性峻烈或有毒藥物,保護胃氣、緩和毒性,如葶藶大棗瀉肺湯、十棗湯(《傷寒論》)。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本品味甘,易助濕生痰,痰濕、中滿者不宜。
來源與品種: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成熟果實。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生用。
現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有機酸、三萜苷類、生物堿類、黃酮類、糖類、維生素類、氨基酸、揮發油、微量元素等成分,能增強肌力,增加體重;能增加胃腸黏液,糾正胃腸病損,保護肝髒;有抗變態反應作用;有鎮靜催眠作用;有抑製癌細胞增殖、抗突變、鎮痛及鎮咳、祛痰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