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8.淡豆豉(1 / 1)

原文:淡豆豉寒,能除懊[1],傷寒頭痛,兼理瘴氣。用江西淡豉。黑豆造者佳。

詞解:

[1]懊:煩悶。指心胸煩熱、悶亂不寧之狀。

釋義:淡豆豉味苦、辛,性寒。歸肺、胃經。能解表、宣發鬱熱、除煩。用於外感發熱惡寒、頭痛,邪熱內鬱之胸中煩悶、虛煩不眠。兼能祛除濕熱瘴氣。以江西產、黑豆炮製之淡豆鼓為佳。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鬱熱。

主治:外感表證,熱病煩悶。

配伍應用精要:

淡豆豉配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疏風解表,治風熱外感、溫病初起之發熱、微惡風寒、口渴咽痛等,如銀翹散(《溫病條辨》)。

淡豆豉配蔥白,解表散寒,治外感風寒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等,如蔥豉湯(《肘後備急方》)。

淡豆豉配梔子,宣散外邪、瀉火除煩,治外感熱病、邪熱內鬱之心中懊、煩熱不眠,如梔子豉湯(《傷寒論》)。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胃氣虛易作惡心者慎用。

來源與品種: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成熟種子發酵加工品。我國各地均產。生用。

現代研究:本品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另含鈣、鐵、磷鹽、氨基酸及酶,另從發酵大豆中分離出川芎嗪。本品有微弱的發汗作用,並有健胃、助消化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