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山(1 / 3)

方天從入定中醒了過來。

他感覺到神清氣爽,耳聰目明,全身充滿和煦的氣息,全身經脈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但是他卻知道這次的功力又沒有得到突破,還是不能更上一層樓。這一點可以由他旁邊的一張臉上得到驗證。

那張臉上寫滿著失望,又有一種辛酸,看得他也是沮喪萬分。

這個人是他的師父,師父對他充滿了希望,然而十年過去了,希望仍然沒有成為現實。

他是一個孤兒,親生父母已經沒有一絲的印象,也隻有他的名字――方天,還和他的親生父親有著一絲絲的聯係。

他七歲的時候,養父也去世了,那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可是在一場瘟疫過後,便永遠的離開了這個苦難的世界。隻有他還頑強地生存著。

從此他成了一個流浪兒,跟著一群大大小小的流浪兒一起,在各處流浪,直到那一年,一個人改變了他的生活。

那一年,他十二歲。

改變他的人就是他的師父。

從此他就在這個幽靜的山穀中生活下來,至今已經十個年頭了。

“天兒,不要失望,也是為師太心急了,想當年,你的師祖天縱奇才,也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突破了這一難關。唉……”師父彭遠望歎息著,摸了摸方天的頭。

方天知道師父是在安慰他,也許他這一生都不可能突破這一難關了,要知道他練功的時間太晚了,師祖雖然花費了十五年,但他從五歲開始練功,年未及弱冠,便已武功大成,五年後成為武林絕頂高手,江湖之中已是罕有敵手。更是在三十歲之時力抗西域密宗第一高手洛伽大師,成為了武林第一人,無人能擋其鋒了。

他遙想師祖當年雄風,是何等霸氣,也許終其一生也不能追及師祖一二了吧。

“我們師徒相見太晚了,隻要……”彭遠望沒有再說下去,一切都不能挽回了。

“師父,我……”

“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也是為師太心急了,如此急於求成,也就違了練功的真義了,反而過猶不及了。”

方天知道師父心裏著急,他修煉的是師門裏第一神功陰陽神功,最是注重天賦。此功共分三個階段九重境界,第一階段分別修煉炎陽真氣和玄陰真氣,內丹練至陰陽各半,如陰陽魚般旋轉化生至大成突破三重境界;第二階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經中走陽氣,陽經中走陰氣,全身經脈自如適應真氣的陰陽轉化。漸至陰陽混融,體內真氣不分陰陽,突破第六重進至第七重,才能神功大成。方天所處的正是這個階段,多次的閉關練功,總也不能使真氣混融,雖然炎陽、玄陰兩種真氣日漸深厚,但不能混融則永遠不得到陰陽神功的真髓。第三階段混融真氣直透身體經脈各處,全身感覺異常靈敏,全身各處皆可發力,因為陰陽真氣混融,等於自身功力驟增一倍,論及功力已是江湖絕頂高手。而且到此階段,由於混融真氣所帶來的靈覺總會使修煉之人頓悟武學之真諦,至於能夠領悟多少則看各人的天賦了。當年一代武聖莫文鋒便耗時五年之久,才悟到傲視天下的神功絕學。至於八重以上境界已經近於神跡,曆史上也隻有第七代祖師歐陽兄弟進入過,但對其中境界也是閉口不言,而且之後立即退隱,再也不理世俗之事。

陰陽神功初期練功進境極速,七重以上進境極慢,像師祖弱冠之年進入七重境界,卻用了五年時間鞏固功力,其後終生未能進入第八重。練此功有兩個最大的缺點,第一要求習功者具備特殊的體質,天下間有此體質者極其稀少,而又要正好遇到修練此功的師父,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想當年,師父見到他之後的那種驚喜的神色,他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而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許多年之後,方天才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而之前的苦苦尋寽,其中心情更難對外人道了。

第二個缺點是修煉時間要求極其嚴格,一般來說,年過二十五歲仍然不能突破第六重境界,則終其一生都很難再有進益。師門傳至方天的師父彭遠望已經十七代,包括師父在內共有九人沒有進入第七重境界。

當他被師父找到的時候,已經十二歲了,實在是過了練功的最佳年齡,所以師父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加快方天練功的進境,前五年方天已經進入第四重,很快進入高原區,進境緩慢。師父用了大量時間來教導方天的琴棋書畫醫卜星相,方天也不負眾望,在精通各門學問的同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方天也順利地進入了第六重高段,就差臨門一腳便可以進入第七重。就這臨門一腳方天修習了一年半的時間,憑方天可以精通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的才華,仍然不能突破,可見其中的艱難了。

“天兒,天已不早了,你吃過飯早點休息吧。練功之事,不要多想,萬事總以順其自然為好。”師父彭遠望安慰了弟子幾句,便走出方天的房間。

彭遠望心中是失望的,也有一些鬱悶。方天的這次閉關失敗,他心裏是有一些預感的,畢竟方天開始練功的時候年齡已經偏大,早過了練功的黃金時間,而師門的功夫又是如此注重天賦的。

想想自己的一生,如果不是師父,也許會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道路吧。

彭遠望家本是江南望族,他本人更有“神童”之譽,十二歲中舉,十五歲中一榜進士,十七歲之時已隱然成為江南文壇之首。當其時,彭遠望人物風liu,才華橫溢,整日裏文友聚會,青樓流連,輕歌曼舞,吟詩作對。廟堂之上已久聞其名,眼看就要入朝為官,走向封侯拜相之路。卻因為師父莫文鋒使自己走上了完全陌生卻更加多姿多彩的生活道路。

當時莫文鋒已是武林第一人,被尊稱為“武聖”,聲譽之隆,江湖之上無人能出其右。江湖之上人人都已能投入其門下為榮,其早年所收的四大弟子也早已名滿江湖,卻一直沒有找到適合修煉陰陽神功的衣缽傳人。

偶然之間,莫文鋒途經江南,聽到彭遠望的名聲,一時興起,想去看看名滿天下的“神童”倒底是何等人物。

想不到這一看,莫文鋒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衣缽弟子。

然而遺憾的是,彭遠望年紀太大了,以十七歲高齡開始接觸武功,實在是太晚了,以彭遠望的聰明智慧,到二十五歲之時,修煉陰陽神功也隻是剛剛進入第二階段達到第四重境界。

麵對這種情況,即使是以武聖莫文鋒的絕世武功也沒有任何辦法。其後不久,莫文鋒傳掌門之位於彭遠望,便遠遊江湖,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