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進對張青的眼光也還是很有信心的,笑道:“能讓兄弟領上山的,必然是奇人,我與你去請這先生進來。”
張青笑道:“當不會讓哥哥失望。”
二人走出聚義廳,便見一個三十來歲的文士長身而立,麵相清雅,腰間還掛著一柄長劍。
單看這人挺拔的身材,史進便知道他腰間的劍不是和尋常文士一般裝飾用的。
站在梁山聚義廳前,這人也並沒一絲窘迫,端的是鎮定自若。
史進看這人確有一些不凡,作揖道:“有失迎迓,先生勿怪。”
這文士還禮道:“早聞史進頭領英雄不凡,今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虛。”
史進笑道:“還未請教先生高姓大名?”
“小人姓蕭,雙名嘉穗。”
蕭嘉穗?
史進聽得蕭嘉穗之名,麵上也不由閃過一絲驚喜。
水滸中的奇人隱士,他如何會不知道。
蕭嘉穗和柴進一般,也是皇族出身,高祖蕭憺是梁文帝蕭順之第十一子,字僧達,曾為荊南刺史。有一年江水衝破堤壩,蕭憺親率將吏冒著大雨修壩。雨水甚大,將吏都請蕭憺避避雨,但是蕭憺不顧自己的身份,親自帶著將吏在雨中奮戰,最終堵住了堤壩,保住城中無數人性命。
蕭嘉穗出生時,有嘉禾生,一莖六穗,因此其父給其取名蕭嘉穗。
蕭嘉穗家學淵源,乃是文武雙全的人,但是卻不願出仕,而是遊曆天下。
到了荊南,蕭嘉穗自然要追溯高祖過往。
城中的人聽得蕭嘉穗是蕭憺後人,便留蕭嘉穗在荊南住下。
蕭嘉穗襟懷豪爽,誌氣高遠,度量寬宏,凡遇有肝膽者,不論貴賤,都交結他。
宋江帶兵剿滅王慶時,王慶麾下猛將縻貹殺死唐斌,劫了蕭讓、裴宣、金大堅三人進荊南城。
蕭嘉穗便抓住機會,鼓動城中百姓,殺了城中反賊和守門的紀山五虎之一的馬勥,救出三人,獻了城池。
之後宋江要保舉蕭嘉穗做官,而蕭嘉穗直言一旦為官,便會被權奸掌握,否則難免被構陷獲罪,不願為官。
坐中公孫勝、魯智深、武鬆、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柴進、樊瑞、朱武、蔣敬等十餘個人,都記下了蕭嘉穗的話。
這些人恰恰正是梁山最後幸存的不多的人,蕭嘉穗可說是對梁山好漢後來命運影響最大的一人。
蕭嘉穗看到史進臉上神色變化,奇道:“史頭領聽過蕭某姓名?”
史進知道自己臉上神色出賣了他,但又說不清,隻好道:“早前在華陰縣請一位朋友吃酒,聽他說起當今世上隱士,其中有一位蕭嘉穗,祖上乃梁朝皇族,文武雙全,乃當世俊傑。看先生樣貌,想必就是那位蕭嘉穗了?”
蕭嘉穗聞言,奇道:“不敢,我祖上確是梁朝皇族,不過隱士卻是過獎了。不知史頭領那位朋友姓甚名誰?說不得是蕭某故人。”
史進搖頭道:“我也不知他姓名,隻是看他吃了酒無錢付賬,便替他解了圍。不想他又讓我請他吃了一頓,席間與我談天說地,說了兩位隱士。”
蕭嘉穗聽得那人吃白食,讓史進付賬,然後又賴了史進一頓,也不由笑道:“那位朋友倒是遊戲風塵的性子,也難得史頭領寬厚。”
說著,又好奇道:“不知頭領可否告知他口中另一個隱士是何人?”
史進笑道:“那人姓許,名貫忠,大名府人氏。博學多才,也好武藝,有肝膽,其餘小伎,琴弈丹青,件件都省的。他也和蕭先生一般,不願出仕。”
蕭嘉穗笑道:“慚愧,蕭某卻是遠不如許兄。”
史進聞言,也愣了一下,奇道:“蕭先生識的許貫忠?”
蕭嘉穗笑道:“前兩年在山川間相識,曾結伴一起遊曆江南,許兄的學識卻是遠超蕭某的。”
史進拍了下額頭,道:“隻顧說話,卻是失禮了,我們且往廳中說話,蕭先生請。”
史進把蕭嘉穗請進聚義廳,讓蕭嘉穗坐了,道:“不知蕭先生尋我有何見教?”
蕭嘉穗道:“見教不敢當,隻是路經此地,看泊外百姓雜處,恐生疫情,因此前來獻些計策。”
水滸中蕭嘉穗隻是顯示了他的武藝和胸懷、眼光,不想還有這些才學。
史進聽得蕭嘉穗之言,喜道:“我山寨上陣之人廣有,但是卻沒有治理內政的人,朝廷官員又不來管這些百姓,我也是硬著頭皮安排的。蕭先生若能出手相助,實乃泊外數十萬百姓之福,我先代他們謝過蕭先生仁德。”
說著,便起身向蕭嘉穗一揖到地。
蕭嘉穗連忙還禮,道:“我隻是略盡綿薄之力,史頭領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救濟百姓,才是仁德無雙。”
史進笑道:“我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且喜山寨終於有人能處理這些事物了,我們且往後麵吃些酒食,我便讓泊外所有人全部聽命於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