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使君大人,您說的十常‘侍’之禍,這倒是和你們武人有關係!董卓那大匹夫擁兵自重,與那十常‘侍’聯合勾結起來,禍‘亂’朝綱!擅殺朝臣,廢立皇帝,大漢帝國所有大逆不道的事情,正是由董卓這個大匹夫開始!”孔英信誓旦旦,語氣鏗鏘有力,拍手冷對曾瑜說道:“董卓匹夫,提拔寒‘門’,攪‘亂’朝綱,治國無能!武人,隻會壞事!不能治國!”
董卓,正是武人的一個代表!出身涼州良家子弟,文武全才,隻可惜是庶族,一直沒有得到涼州乃至整個天下的士族認同!所以,沒有得到文人係統的支持,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計也是完敗。
孔英這麼一說來,頓時就將在場的世家子弟給‘激’起同仇敵愾的心氣!要知道異人和寒‘門’也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地位寒卑,與他們士族子弟有著分明的區別。
猶豫了!更加猶豫了!趙家、薑家等家族子弟被這孔英一說,都想起董卓的前事出來!董卓可是他們涼州大名鼎鼎的豪傑,但就這樣,他們士族也沒有給予董卓支持,隻是因為董卓是寒‘門’,董卓是武人!
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服,他們涼州世家雖然沒有給過董卓什麼支持!但是,當董卓發跡的時候,卻也沒有忘記他們這些人,如現在已經敗落下來的李家,他們李家三大子弟李傕、李儒都受董卓恩惠,也曾經在長安稱霸,雖然敗亡導致家族也受到牽連,但是他們絕不會後悔!
郭家,家中子弟郭汜也是曾經在長安稱霸的權臣,他們都是因為董卓而發跡,也是因為董卓而敗落!但是,他們從心底中都崇拜著那位頂天立地的漢子,董仲穎!
感同身受的還有在堂一幹武人,楊秋、成公英、陽逵等等,就連一向懦弱無能的和鸞,區區一個三流名將,都感到憤恨!董卓在他們心目中,並不亞於戰神的地位!而且對涼州也照拂有加!竟被這孺子小兒詆毀!實在是讓人心寒。
在曾瑜心目中,董卓也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漢子,舉西涼鐵騎一己之力就平定了涼州的羌‘亂’,雖然被涼州士族抵製,不得已在並州任州牧,但是,他發跡之後,卻一點也沒有忘記涼州人!更是共邀馬騰、韓遂一起同去長安,隻奈何治世時間太短,沒等馬騰、韓遂反應過來,他就已經被呂布那個匹夫給取了‘性’命!
曾瑜眼神中閃過一絲緬懷,他沉重感歎道:“無知小兒,竟然將堂堂一代名將,舉世無雙的董丞相,這麼一個大忠臣,笑看成一個武夫!錯了,大錯呀!做為一個涼州人,竟然將涼州人心目中的英雄,看成禍‘亂’朝綱的一個‘奸’臣!這是一個天大的悲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