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後本該論功行賞激勵眾人,奈何前有中部鮮卑大軍,後有東部鮮卑大軍,強敵仍環繞左右,匆匆將俘虜聚集在一起,嚴加看管之後,曾瑜就開始安排怎麼應對前後敵人。
廝殺了一整天的諸將士,在這烈日炎炎之下,並沒有太多疲倦,更多是勝利過後的喜悅,渾身黏糊的血液,隻當成勝利的勳章,兵士們驕傲的握著兵器,一排排從戰場走過,居高臨下掃視著之前還畏懼的敵人,如今個個昂首挺胸,充滿了自豪。
軍心可用也!趁這機會,曾瑜迅速下達了各道命令,麵目興奮的眾將領都各司其職,尤其黃大朗剛破格升為向導軍統領,編製擴大為2萬人馬,躍居為虎策府第一實權將領,不過這編製卻隻能招募各部招剩下的俘虜,但黃大朗絲毫不在意這個,從一個外族俘虜躍居為虎策府中第一個能掌握2萬編製的將領,破天荒地!這已經足夠他自豪了!
手握實權的黃大朗大將,第一時間就從俘虜堆裏麵找回他那之前向導隊的舊部,沒有時間懲罰這些舊部,第一時間就驅趕他們去挖壕溝,這山穀兩麵狹窄,內裏寬闊,可以兩麵挖上壕溝防止騎兵衝鋒,內裏又能挖井取水,也是個防守的好去處,不過曾瑜可沒打算大軍都在此地防守,派出一部堅守此地即可。
其他的俘虜,還是捆綁老實由漢軍押解在山穀裏麵,看守起來,以防止作亂,當然必要之時也是戰前推出去斬首,震懾敵人的好方法。
回歸後的修仙,也在兩邊穀口布下木樁,等著隨時運用他的奇門遁甲,至於拍檔田不偉這刻也沒閑著,也組織著趟子手幫忙布下木樁。
這會派在此地駐守的大將,便是曾瑜最信任的劉彪,自隨曾瑜起家以來,劉彪就是曾瑜的左肩右臂,而且劉彪堅守長槍陣營對抗馬匪的畫麵還曆曆在目,以劉彪這種百折不饒的性格防守此地最為合適。
為了加強防守,曾瑜將劉虎旗下的一萬人馬也留下來協同駐守,這將成為一個猛烈的集火地,防守人馬少了可不行,留守兩萬人馬,分出了近半部分兵力在此,相信抵擋絕對是沒問題了,再留下扶羅韓在此地吸引火力,那是最好不過了。
但曾瑜要的不僅僅是抵擋敵軍,進攻才是曾瑜想要的主旋律,不過這是後話,布置好眼前,一切待戰場發展再說。
後方山穀口上吹來的熏煙越來越渺茫,後方傳來消息,火勢漸漸邊小,要不了多久,鮮卑大軍即將湧來!
曾瑜從俘虜口中打聽得知,鮮卑主將便是鮮卑族中聲名最盛的大人軻比能,而且率來的兵馬也有三萬之眾,內有鮮卑士兵二萬,烏丸士兵一萬,個個都是兩族當中驍勇之輩。
時間緊迫,曾瑜將扶羅韓說服留在此地之後,匆忙帶著諸將領著兩萬餘人馬撤出了戰場,並沒撤出多遠,尋了個轉折隱蔽之處,便停了下來。
使用兵法:瞞天過海(初級):敵方有10%的幾率忽略你方的偽裝,使用間隔一周。
本身就位處偏僻,加上使用了兵法遮掩,相信趕著追上他們的東部鮮卑大軍,並不會發現這伏藏了兩萬大軍。
耽擱一天的東部鮮卑大軍也姍姍來遲,遲鈍的他們還不知道前方已經大戰過一次,解放出來的牧野內心狠狠的罵著這幫黃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說了讓軍隊歇息一晚上,他們非得慫恿主將俄燒田加速行軍,結果大軍亂哄哄的折騰了一天,甭說行軍了,就連回來的斥候也在軍中鬧起來了,這不,現在大軍如同閉眼的瞎子一樣,啥信息都不知道,俺牧野可是指望著這次大勝而歸,仗著軍功好將官職升升職,擴充擴充勢力。
這會,聯絡上大部隊的流沙他們完全沒有壓力,憊懶著和俄燒田打趣著玩笑,俄燒田心裏也不急,見識過扶羅韓在戰場上起的作用,他心裏隻盼著中部鮮卑趕緊和漢軍打起來,再來坐收漁翁之利,至於拉下路程,俄燒田也沒什麼擔憂,沿著這條路線前行,遲早也能撞上漢軍。
隱藏在轉折一處的漢軍,眼睜睜的看著這部鮮卑大軍揚長而去,曾瑜暗暗的揮舞了下拳頭,“成功的第一步,已經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