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情報的劉彪,臉色瞬變了幾下,閉著眼睛思考了會,隨即跪倒在地上道:“主公,此局為困獸之局,眼前我們的領地,雖然有動物可以捕獵,有小型營地,可以讓我們掠奪資源,可是山腳下駐紮著大型的羌族部隊,無論我們怎麼發展都是羌族的甕中之鱉,況且旁邊有的異人發展已經領先我們一步,我們現在應該尋找出山的戰機,擺脫這個困獸之地。”
李奉孝冷笑說:“危言聳聽,等到掠奪夠了資源建設好作坊和校場,能招募正規軍了,山腳下的部隊也不足為患,山外的情況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比山裏更困難呢?何況怎麼出山現在我們還沒頭緒,拋棄了村莊,無家可歸,到時人心惶惶,一朝努力化為烏有。”
“錯,大錯,我們在發展,旁邊的玩家和羌族也在發展,山底的三個出口都駐紮著羌族大軍,證明這是羌族的預謀的鎖山之舉,何況在西涼,山林基本都是羌族的天下,等我們發展起步了,羌族肯定必有察覺,派兵騷擾,到時進退更是兩難。隻有出了此山咱們才能困龍升天。”劉彪辯論道。
還未等到創業有成,手下的文武大將就開始不對眼了,不過曾瑜還是覺得劉彪的話正中他的心意,排列幾萬名之後,靠種田來發展,何年何日才能出頭?
劉彪接著建議道:“目前的出路隻有山頂,山頂雖然有重要資源鐵礦,羌族也設置了天梯,看山下布局,他們在山腳幾處出口布置了重兵,一個中等的羌族部落,在懸崖下麵不可能再布置更多的兵力,最多是一個中轉運輸站。而且中途居住在山窩的成年虎,也是罕見的野獸,挖好陷阱對付也不難,自然也不能放過,我建議先上山殺虎,然後占據山頂,將山頂的羌族營地改造為分村,我們大部隊自可出山繼續建營,留一部分人在山頂經營鐵礦,這樣山裏也可以打獵,將資源從山頂運輸到山外,掌握了山頂,便可進退自如。”
大善,曾瑜心裏想這主意條理分明,進退有條,可以采納,不冒險難道一直種田?想不到山野之中也有良才,刨除勇武不談,劉彪的韜略正好能應付目前的局麵,以後得好好培養才是,可惜沒有什麼屬性能看出個人軍事方麵的特長,要不可以觀察其他義兵有沒這等潛質。
李奉孝瞄到曾瑜眼角的喜意,自然不好再阻攔,於是乎站出來讚成道:“此主意甚妙,劉彪不愧為本村的首席大將,條理分明,此前是奉孝所思不周全,罪過罪過,還請主公重責奉孝!”
曾瑜不得不暗罵一句,老狐狸,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哪能處罰他。連忙道:“起初我也考慮不周,哪能怪罪先生,大家來商量下如何行軍等細節問題吧。”
商量完畢,曾瑜便讓傳令的斥候將在外偵察的劉虎一行召回,用募兵令將兩天內投效的青壯農民和之前的青壯農民都轉化為義兵,一共40名義兵,並把剛建設好的茅草屋,伐木場一一拆除,就連村莊大廳都拆除了換成木材和糧食資源,讓劉虎和李奉孝領著幾名老弱照顧好幾對種豬,其餘的豬都宰了,讓大家都吃飽上路。拆光建築一瞬間,君主排行迅速掉落到118745名,行此破釜沉舟之舉,不成功便成仁。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或許此行一敗塗地,或許此行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