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穿越暮色的旅者,
睜著徒具裝飾意義的眼睛,
湮滅月光、星光、淚光,一切光芒,
不再閃耀——
不是追尋更深的黑暗,也不是為光明所迫。
\
汽笛響徹夜空驚醒沉思者,
並非炫耀亦非歌唱,
緣於堅定、探索、不屈,卻被恒定,
隻為宣告——
規則訂立者的意誌,而不是拓路者的自由。
——《自由與意誌》人類永恒的守墓人——超時空安全局獻給人類的歌
※※※※※※※※※※※※※※※※※※※※※※※※※※※※※※※※※※※※※※※※※※※※※※※※※※※※※※※※※※※※※※※※※※
一個家族,往往會把逝世的親人埋葬在一個地方,既便於祭奠,又便於管理。守墓人就是墳墓的最高權威,守護著生與死的秘密。守墓人多是與家族血緣遠些的孤寡老者,黑衣黑褲,沉默而瘦削,也許長期在墓園吸納朝霧和夕輝,總給人陰氣彌漫的感覺。守墓人的主要的工作有兩樣,一是打掃墓園,清理雜草,種植花木;二是守夜,防止盜墓人和野獸打擾先靈。破壞墓地。
守墓人一般都是有神論者,對亡靈在周圍的活動非常清楚,他充滿敬畏地看待一切偶然的事件,諸如樹木死亡、墓碑垮塌、長蛇顯身、螞蟻搬家等等,他就會迅速報經家族,然後進行妥善處理。守墓人都是行善之人,對別人的請求,從不拒絕,傾力幫助,總堅信今生修行、來世有報答。守墓人有很多故事,如果他們願意開口,當代的很多文學家,就不需要胡編亂造貽笑大方了。
鬥轉星移,時代更替。守墓人連同那些墓園和幾乎凝滯的時光,好像一並消失在曆史的塵煙裏了。隻是在起伏疊嶂的山野墓園裏,守墓人的身影像《聊齋》中的人物,悄無聲息地穿過暮色的夢境……
暮色沉沉,守著壁爐微弱的光亮與溫暖,就著一壺濁酒,讓我們傾聽一個與傳統截然不同的守墓人故事。他們守護的不是一個家族,也不是什麼皇家陵園,他們守護的是整個人類。他們守護先靈安息,也守護人類存續的希望。他們擁有自己的名字:多維空間聯合會或者超時空安全局,全稱多維空間安全戰略危機幹預與防禦攻擊局——Multidimensional-space-security-strategy-crisisintervention-and–defense-against-authority,縮寫CIDAA。
對於超時空安全局為何自稱為守墓人?沒有任何正式的資料可以說明與證明。於是深諳超時空安全局曆史的學者做出了這樣的推測:從科學界已有的定論來說大到星係、甚至多維空間,小到個體生命,都會死亡。多維空間是星係的墓地,星係是星球的墓地,星球是人類的墓地。從這個意義來說人類住在墓地順理成章,守護人類存續希望的超時空安全局自稱為守墓人,也就無可厚非了。
對此,超時空安全局不置一詞,沉默如迷。
拋開這個無關大局的小細節,請容許說書人介紹一下人類永恒的守墓人——超時空安全局的來曆:
距今8740年前,勢均力敵的智人與尼德人發動最後的求存之戰——黃昏與黎明之戰。最終兩敗俱傷,世界瀕臨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