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太子的想法(2 / 2)

陳戰的這波操作,起碼讓鮮醜縣的軍事經濟文化倒退了10年以上,不過正是因為如此,以後想要重建這裏,阻力會非常的小,主要就是物資和人員的消耗了。

低豆醜國自然清楚陳戰的一舉一動,但此刻他們的主力軍正與強大的燕國展開激烈交鋒,無暇顧及其他事務。然而,在如此艱難的局勢下,王太子還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毅然決然地向三公子鮮醜蘇打發了整整三千名精銳之士。

這無疑是一種極度慷慨且充滿信任的舉動,堪稱仁至義盡!

可誰曾料到,那個不成器的鮮醜蘇居然如此無能!麵對僅僅三百人的騎兵隊伍,他率領的三千精銳竟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僅慘敗而歸,就連自己也不幸斷掉一臂。這場戰鬥簡直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讓人大跌眼鏡!

原本,王太子對鮮醜蘇寄予厚望,堅信他有著非凡的才能和潛力。

若早知事情會發展到這般田地,無論如何,王太子都絕不會將鮮醜蘇派遣回去。畢竟,相比起失去一座小小的鮮醜縣城,失去一名未來可能成為一代名將的人才所帶來的損失要大得多!

如今回想起來,王太子心中懊悔不已,隻恨當初自己看走了眼,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本來已經被自己壓製的幾個兄弟,也拿著這件事情大肆抨擊自己,搞得對自己在前線打仗都產生了影響,想到這裏王太子越發憎恨鮮醜蘇的無能。

其實他非常清楚鮮醜蘇的實力,這次本來是想著鮮醜蘇可以擊敗陳戰,然後乘勢奪取陳戰的領地戰初鎮,然後以戰初鎮為跳板,對燕平關進行攻擊。

即使無法攻破燕平關,也可以牽製住對方,燕三自己打過幾次交道,是個人才,但是才能有限。

沒想到燕三運氣這麼好,找到了陳戰這樣的天才人物,搞得自己這邊損兵折將。

不過也許陳戰這樣的人才,也可以拉攏,畢竟不是燕三的嫡係,隻要好處給的夠多,未必不能為自己所用。

想到這裏,王太子又振奮了一些,高聲讓親衛聯係自己的幾個幕僚。

幾個親信幕僚進入大帳後,王太子立馬提出來自己的想法,幾人覺得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成功,將會對燕國造成重大打擊,說不定,可以一舉恢複祖上的榮光。

王太子立馬找來親衛傳令:你去給吳勤傳信,讓他接觸陳戰,隻要陳戰同意退兵,我願意和他簽署不戰條約,甚至互通貿易;如果陳戰可以同意成為我的臣子,我直接把整個鮮醜縣拱手相讓,並且給他一個縣侯,隻要他向世人宣言效忠於我即可,甚至不用他主動進攻燕國。

幾位幕僚不得不讚歎王太子的胸襟與謀略,即使在陳戰手中損失這麼多戰力,依然能做出這般行為,如此君王才是自己等人可以終身效忠的對象,其他的幾位王子,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