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的第一輪比賽結束了,開始了第二輪的選擇,剩下的問題越來越難。輪到女兒的時候,她選擇了“language(語言)”,答對了6個問題。從發揮來看,女兒是很穩定的。想女兒差不多5歲來新西蘭,開始學英語,然後在德國待了近兩年的時間,現在滿打滿算學英語的時間也就是4年的時間,今天她能和這些本地的孩子在一起比賽,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很知足。
經過這一輪的比賽,女兒成為6名中的第三名,順利進入最後一段的比賽。中間休息的時候,下場的孩子們跟著家長坐到觀眾席上,這時候我看到一個媽媽掏出手袋裏的紙巾,給孩子擦眼淚。我恍然大悟,那位媽媽說的“他們”指的是下場的孩子們啊!我可是什麼都沒準備呢,我心裏隻是想著做這件事,但還沒來得及想結果,所以還沒有想到要帶紙巾的問題。
最後一輪開始的時候,還是先進行“破譯密碼”,女兒是最後一個。這一段的規則實在是太複雜,多虧孩子們記憶力好。看得出,女兒的情緒極其穩定,笑得很開心。她笑到了最後,最終女兒獲得該組第二名,出線進入總決賽!當女兒聽到主持人宣布“Linda Li進入總決賽”的時候,她回過頭在看媽媽!看來,我沒拿什麼紙巾是對的,因為我潛意識中可能就沒想過女兒會輸!
比賽結束了,我走上舞台,緊緊擁抱著女兒,女兒則驕傲地笑著。閃光燈、音樂、擁抱、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女兒和其他選手們擁抱、合影留念。
我對女兒說:“媽媽覺得你能來就很好了,但沒想到你還能贏。”女兒則反問了一句:“難道你還認為我會輸啊?”我嗬嗬笑了,說真心話,我沒想過輸贏的問題,因為我要的是女兒的快樂,但若“贏了”,女兒更快樂的話,那幹嗎不贏呢?
當晚我們倆都很開心,我問女兒累不累,她說還好。我們計劃第二天吃完早餐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吃早餐的時候,在餐台上幾乎見到了來參加比賽的所有人,包括那對白發蒼蒼的祖父母。這不是一場容易的比賽,孩子們都盡了力,那就夠了。家長們說笑著,孩子們互相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這頓早餐吃了很久。
我們退了房,把行李寄放在酒店大堂,然後出發去博物館。上午的陽光真好,惠靈頓的街頭沒有那麼多的人,一切顯得靜謐、閑適。
Te Papa國家博物館並不需要門票,我和女兒進去的時候,還沒多少人在裏麵。我們第一次來這裏參觀,女兒一進門就拿好了遊覽圖,看好了路線。博物館很大,我們從頭到尾細細地觀看。我們預訂的是下午晚些時候飛回奧克蘭的飛機,飛機起飛前,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把這裏看個遍。
時隔多年,我仍然記得兩樣東西:一個是博物館裏麵的地震模擬房間;一個是得知“我們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為98.5%”,而且“人同黑猩猩是可以互相輸血的。小黑猩猩可能比同齡人類嬰兒還要聰明,人類嬰兒在9個月大之後才會反超黑猩猩”。女兒的收獲肯定不止這些了。
過了一個月,我們重返惠靈頓,參加了總決賽。有了上次的經驗,我們輕車熟路。比賽前,我們並沒有討論過什麼。我早就對女兒說過:“你做什麼媽媽都高興,隻要你高興。”
決賽的難度肯定不是一般的,雖然女兒沒能進到前三名,但以她的能力,我認為女兒是最棒的。不是嗎?首先是自己善於發現機會,然後全程都是自己在管理自己,以隻學了4年的英語水平,與人家學了12年的水平進行PK,最後進入總決賽,可以說是膽識過人!
4.電視大賽播出後的巨大反響
(藤媽心語)養孩子應該是大事,所以要用心去養,以心為標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完成了節目的製作,女兒開始八年級的學習,女兒似乎是借了《新西蘭兒童金頭腦電視智力大賽》的東風,在學校裏的各項學習和活動中也是一路領先。英姬已經離開搬回原來的親戚家,我也開始了新工作,和女兒的生活充實向上。
一直對數學有些情緒的女兒,也不再埋怨因為我們的“歐洲之行”而耽擱的部分,而是自己調整自己,就這樣數學也趕了上來。
這時,《新西蘭兒童金頭腦電視智力大賽》開始播出,它所引起的巨大轟動效果,我估計可能最初的組織者都始料未及。一時間,街頭巷尾,凡是有孩子的、沒孩子的都在談論這個話題,這個大賽可以說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女兒也一夜成名!
在學校就不用提了,肯定是人人談論,因為不是每個學校都能出一個參加大賽的學生的。當我們走在商場裏,女兒經常被孩子們認出來,喊著她的名字,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會紅著臉讓她抱一下,或簽個名;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會跟她說“你太酷了”。女兒沒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參加了個“智力大賽”嘛,但別的孩子就不這樣認為了。
然後,麻煩來了。這天我回到家,發現女兒哭過了,我忙問發生什麼了,這時女兒的眼淚又來了。從女兒斷斷續續的敘述中,我了解了個大概,班上的女生們嫉妒她了。上課的時候,不跟她坐一起。女兒上課提問的時候,她們就會說:“你不是很聰明嗎?你怎麼還有問題?”課間玩的時候,幾個人一並走開,不讓女兒參加她們的活動。還有今天發生的就是,一個女生周末要過生日,請了全班所有人,就沒請女兒。女兒平常也就忍了,今天卻實在忍不住了,結果大哭一場。這是我沒料到的。類似這種事情,我在高中、大學的時候都遭到過。看來嫉妒是人的本性,並不分種族、國家的。女兒班上的女生,基本上是歐裔,有一兩個是印度人,還有一兩個是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