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豐富著迷小學課外生活四(2 / 3)

學成之後,女兒也會經常教我一些化妝的方法,她自己上學並不需要化妝,但她有時候會和小朋友一起塗指甲油,她會教她們如何塗指甲油。她還會定期不定期地給我做指甲。雖然我不喜歡塗指甲油,但修理一下指甲還是很愜意的一件事。所以,周末的晚上,女兒坐在小凳子上,幫媽媽修修手指甲,就成了家裏的一道風景。

有女兒真好!

9、照顧寵物收獲多多

(藤媽心語)孩子的心是純淨的,如果沒有外力幹擾,他們就會跟隨他們的心。

孩子喜歡的事情不是連續的,也沒有很強的係統性,至少女兒是這樣的。也許學校可以係統地設定自己的教學大綱,這是學校的事。但在家裏,不可否認,孩子的喜好、興趣,絕對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連續性,這一點可能會讓很多“專注於細節”的家長抓狂,因為孩子沒有按著他們“計劃”的那樣,按部就班地做“應該做的事”。實際上,能這樣做的孩子寥寥無幾,不這樣做的孩子很多。當我們提倡、表揚按“計劃”做的孩子時,是否就已經暗示了另一些孩子做得不夠好?

女兒一直都喜歡動物,也一直想養寵物。很多本地孩子家裏都養有寵物,養兔子、養狗的最常見,也有養貓的、養鳥的、養魚的、養老鼠的、養幾內亞豬的;還有些可能更極端一點,養羊、養馬。我家並不是很大,養大型寵物沒有條件,而且住的地方也不讓養狗。所以女兒就開始琢磨養小一點的寵物。

女兒一直在努力說服我同意讓她養寵物。我想既然孩子有這個想法,能實現的就幫她實現一下吧,但是從空間的角度講,必須是體積“小”的寵物。

從“小”的寵物開始想,我們倆就想到了寵物老鼠。老鼠似乎是很合適的選擇。它們隻是待在籠子裏,不出來,吃得也不多,比較好管理。不足的是,它無法像貓啊、狗啊的和你玩耍,但是你看它玩耍也就夠了。退而求其次吧。

我們倆從報紙上找到賣二手寵物的家庭,報紙上說“奧克蘭東區有兩隻老鼠,送籠子和玩具、鼠糧”,報紙上還有一張很小的照片。我和女兒看了,都覺得這個很合適,打了電話,確定了時間,我帶著女兒興衝衝地去“迎接”我們家第一位寵物。

到了賣主家,賣主是個男孩,因為要參加專業的體育訓練,所以把自己的寵物都賣了。我們看了看老鼠和籠子,裏頭的東西和廣告上說的一樣。兩隻老鼠中,有一隻是純白的。我和女兒很滿意。女兒還跟賣主說“一定會好好照顧老鼠的”。交了錢,把東西放到車上,我們就回家了。

回到家,女兒把寵物鼠安頓在客廳的一個角落裏。兩隻老鼠很可愛,一隻沒事兒就在玩具輪子上鍛煉身體,另一隻則是有點懶洋洋的樣子。女兒每天上學前都要看看寵物鼠,跟它們說再見;回家後,也要先看看它們,跟它們打個招呼,看它們玩一會兒。

就這樣過了不是太久,突然有一天,女兒大叫起來:“媽咪,快來啊,老鼠生baby了。”我一聽,啊了一聲,趕緊過去一看:真的,老鼠籠子裏,多出了好幾隻baby老鼠,鼠媽媽警惕地守候著,小老鼠中有兩三隻純白的老鼠,甚是可愛。原來我們買回來的是一公一母,合著是老鼠“兩口子”。怪不得那個母的不怎麼動呢,原來是有“喜”了。

老鼠家“添丁進口”,資源一下子緊張起來。原來看著寬鬆的籠子,隨著小老鼠的長大,顯得越來越擁擠,鼠糧的需求急劇上升,更重要的是味道太大了。原來隻有兩個老鼠還沒覺得,現在這麼多的老鼠,這個味道有點讓人受不了了。

我跟女兒“抗議”,女兒建議把小老鼠拿到寵物店賣。我說試試吧。她就自己給寵物店打電話,問人家要不要寵物鼠。有一家寵物店說要白色的,花的不要。我們就把白色的老鼠帶到寵物店,以五毛錢的象征性價格賣給了寵物店。

我們把剩下的小老鼠,登上了報紙,有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本地男孩,買走了剩下的小老鼠。老鼠籠子裏就隻剩下最初的那兩隻老鼠,暫時恢複了平靜。房間裏的味道也基本上散去了。

過了幾天,女兒跟我說:“媽咪,我覺得那個老鼠媽媽好像又有baby了。”我過去一看,還真是。有了前一次的經驗,這一次就順利多了,我們重複了前次的做法,結果又迎來了下一波鼠baby的出世。到了這個時候,女兒對養老鼠已經沒什麼興趣了。有一天,她回來說:“同學家的貓,下了一窩貓baby,小貓很可愛。”同學答應送她一隻。我知道她想換寵物了,但是這窩老鼠怎麼辦呢?我問她。她說她可以把這個籠子和老鼠一起賣掉。我同意了。我們在報紙上打了廣告,因為價格便宜,很快就賣掉了。

收拾一下心情,我們又迎來了家裏的第二位寵物——一隻小花貓。貓baby甚是可愛,女兒為它花掉了自己的“壓歲錢”,給它買了頸圈、玩具、貓糧,等等。好景不長,女兒的花粉症發作,對貓毛過敏,但她又不想賣掉貓,於是把貓連同給貓買的所有用具,都送給了住在附近的一對夫妻。

接下來,我們並沒有急於去買什麼寵物,而是花時間在各個寵物店轉悠。女兒看了不少的店,店裏的寵物似乎都很可愛。一時間,她也舉棋不定了。

這時候,女兒最好的朋友家裏養了一隻鳥。我們被邀請過去看鳥。我有一種預感,看了這隻鳥,女兒有可能也會買一隻來養。我們到了她朋友家,隻見那隻鳥在一個高80厘米左右的籠子裏,嘰嘰喳喳地叫著,原來是個boy(男孩)。女兒和朋友一起圍著鳥籠前前後後地忙著。養一隻鳥還真不容易,裏麵有很多工作的。我和女孩的媽媽閑聊著,看著兩個女孩子忙來忙去。

回家的時候,女兒說她也想買隻鳥來養。我說我們要想清楚一點,到底養什麼寵物,因為我不想再換了。女兒說她想一想。我說她可以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我們一起看看為什麼要養一隻鳥。

說完我就忙其他的事兒去了。過了一兩天,女兒遞給我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第一行上麵寫的是“我為什麼要養一隻鳥”。我從頭看到尾,一共寫了十一條,前麵幾條寫的是養鳥的原因,中間寫的是對自己的好處,最後幾條是如何照顧鳥。我看了之後,覺得有理有據,女兒清楚明白自己的責任義務,我也就沒有什麼不同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