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控製(3 / 3)

顧名思義,高壓食品就是經過高壓處理的食品除傳統的加熱殺菌罐頭食品及輻射照射保鮮食品故術外,科學家又找到“高壓”加工法。將普通食品經數千個大氣壓(每平方英寸承受一萬磅壓力)處理後,細菌會完全滅絕,微生物也會降低活動能力,但乃可保持食品生鮮及原味。

日本目前己製出高壓加工的果醬和果汁,日本農政單位兩年前成立了“食品工業高壓利用技術研究組合”,結合20多家相關食品企業,進行生鮮食品、魚肉、畜肉、乳卵、蜂蜜、飲料、發酵食品等多種高壓食品的開發。

非但如此,高壓還能使陳舊糧食和幹製肉魚恢複生鮮和原味,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教育係成功地研製出通過施加超高壓使陳米變新米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將陳米與水一起用100MPa加壓10分鍾,然後再煮。陳米吃起來口味差是因為包在捷粉質外麵的膜硬化,蒸煮時難以破裂,致使澱粉無達到適當的糊狀。經過超高壓處理,這層硬化膜的一部分被破壞,從而改善了米飯味進,

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和京都大學糧食科學研究所製成食品高壓處理裝置。這種裝置是鋼製圓筒形(直徑60cm、高lm),下麵安裝的泵以液體方式加壓400-100OMPa,食品在圓筒內受均勻的壓力。

10.9十二生肖“水力鍾”

據報道,不久前在歐洲高價拍賣過一隻“狗頭”和“豬頭”聽起來令人乍舌,各式各樣的“狗頭”、“豬頭”變成如此昂貴的古董呢?這就要追溯到被八國聯軍搶掠焚毀的北京圓明園,如前所述,圓明園中有座西洋樓,位於圓明園最東北角的一個景區長春園北部,它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竣工於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這是一組歐式宮殿,所以人們稱它為“西洋樓”。西洋樓中門外的海晏堂是一組最大的噴泉建築,就是十二生肖噴泉,又被稱為“水力鍾”所在地。

十二生肖噴泉是公元1744年來中國的法國傳教士蔣友人(漢名)設計的大型晴泉池。這是一組結構獨特而又複雜的噴泉。海晏堂樓高二層,樓前左右疊落石梯環抱著大噴水池。池正中有一座約2米高的蛤蜊石雕,兩旁八字排開各有6個石台,每個台上設置一尊手捧玉,端坐於台上的人身獸頭銅座像,即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按照時辰律排列,每隔一個時辰從一尊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動物口中噴出水來。每尊銅像輪流自口中噴水一個時辰,即兩小時。正午時分12尊銅像同時噴水一個時辰。人們根據噴水f物,即可知道時間,由此構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噴水時鍾,所以稱它為“水力鍾”。

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事實上,這座水力鍾還是離不開入的控製的,其水源來自蓄水樓。這座蓄水樓從外表看起來仍然是一座洋樓,但它是實心的,洋樓的下部是走廊,上部是陽台,樓上中心部位是一東西長8丈5尺,南北寬1丈8尺、深4尺的大水池,.可容水180噸。池底為防止漏水,全部用錫板焊成,故這水池也俗稱錫海。池內還養有金魚。水池東西樓頂上建有兩個水車房。內安龍骨車(由人操作的一種水泵),水車旋轉上升,將水不斷吸上來,再注入水池,充實水量。噴泉開放時,水池裏的水通過紫銅管道,利用地心引力將水輸送到各噴水口。這樣,蓄水樓就成了既養魚、又供噴泉用水,又可供人站在樓頂陽台上遊玩觀賞的一座多用途建築。隻可惜,這個宏大的場麵如今己不能再現,僅剩下幾隻“獸頭”在世界上流傳。

10.10超聲波加濕器與人工氣候環境

自然氣候環境是造化萬物的客觀世界。人類和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衍都要仰賴於此,須臾不可離。但是,自然氣候環境並不是科學意義上最宜人的氣候環境。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最適合人類生活的氣候環境是45-50%RH的濕度環境。被稱之為金色秋天的北京是最宜人的季節,自然環境空氣濕度也隻有30%RH左右,並沒有達到科學意義上最宜人的氣候環境。

人工氣候環境,就是人為的利用科學技術在局部有限空間內,創造出一個適宜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小氣候環境。而且還可以按照人們的生活、生產和科學實驗的實際需要,隨時進行符合科學意義的調節或恒定,使人們感受到生活在四季宜人、無比舒適並能益壽延年的氣候環境之中。人工氣候環境是自然氣候環境所沒有的,具有超淨、恒溫、恒濕的科學特征,它不僅對人體康泰長壽有好處,對工農業生產、特別.對高科技產品的生產,都是無比優越的條件,現代許多超純物質的生產和合成,在自然氣候環境下是無法做到的,隻有在自然氣候環境所沒有的超淨、恒溫、恒濕的人工氣候環境中才有可能實現,如大規模集成電路、高速電子計算機芯片、生物遺傳工程研究、人工胰島素合成等等,都是在人工氣候環境中誕生的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美國,最近研製生產的一些超高純物質和藥品,就是在宇宙軌道航行中的航天飛機上進行提純、合成的,這都是人類馴服自然界的創舉和偉大成就,構成人工氣候環境的“三元素”是超淨、恒溫、恒濕。在實際應用中,最難掌握和控製的是有限空間的超淨和恒濕。製造恒定濕度的“工廠”是超聲波加濕器。這是一種用途廣泛、效果顯著:經濟效益好、具有時代感的新型電器產品。

人類為使自己生活得舒適愜意,世代相傳地在居室內潑水增濕,以緩解幹燥的煩擾。而那些至尊帝王為自己建造永衡的太液池,在自然的蒸發下,成為一個大型的環境加濕器,以期達到增濕降溫、頤養天年的目的,這都隻不過是揚止沸、杯水車薪,收效甚微。隨著鬥轉星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18聲波加濕器進行局部環境加濕,早以成為先進發達國家的時尚和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種標誌。像日本這樣一個相對濕度較高、自然氣候宜人的島國,超聲波加濕器年銷量還高達100多萬台,全世界年總銷量在4000萬台以上,它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標誌之一。

我國應用超聲技術則是近幾年的事情。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日美超聲技術之長,引進日本TDK超長壽命主機,使用世界公認最權威的美國認證標準,研製出具有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超聲加濕器,並獲得國騄金獎。

超聲加濕器的加濕機理,就是利用壓電陶瓷換能片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產生每秒170萬次的高頻超聲振動,造成劇烈的水滴撕裂作用,使水霧化為1-5nm的顆粒,擴散到空氣中,以達到調節空氣濕度的目的。新一代的家用超聲波加濕器已向多功能、多用途、電腦化、液晶顯示方向發展。在恒濕控製方麵,采用先進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提高調控椅度,使恒濕控製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更好的為千家萬戶服務。